《文化苦旅》读书笔记如何写?( 七 )


此书中的苦旅,并不是旅行之苦,而是创造之苦 。创造虽苦虽难,但毁灭却如此简单 。但如果毁灭了就在也找不到当年的辉煌了 。
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一份财富,创造美好明天!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如何写?


刚看到《文化苦旅》的封面时,我便想,为什么“文化”中“旅游”是?苦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书,慢慢得阅读 。
看另外前面的三个章节“道士塔”“莫高窑”“阳光雪”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真是场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通过写风景名胜,暗处一些不公的历史事实 。当我认为他在写风景时,他却写了社会的败态 。这是很有意思的,但,形散意不散的散文带给我的是“扑朔迷离”,看完一小章节后,若不回头再看一遍,就真得觉得镜花水月;的确看过,但看不懂,记不住……不,起码记住了散文的风景描写的美 。
第一篇是“道士塔”,我本以为是写“塔”,但实质是写和那座塔有光的历史事件 。咋一看,一位离题了,但实质上并没有 。
整本书写的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里面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所在,余秋雨先生每到一个地方,总有沉重的历史气压 。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地方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眼珠去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那会是中怎样的心情呢?也许,只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才会懂!
读者这本书,就像在山水间跋涉,时不时穿插人生的回忆,这种回忆又渗入了书中的文字中 。读了几章后,我想: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趣吧 。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一个人在时间的坐标中点处让人清醒有令人沮丧的一点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地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消了大半 。
何谓“苦旅”,那就是在历史中看清自己的心路历程!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如何写?


第一次接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语文读本中 。是那篇《东坡突围》,那充满着委婉的情愫又隐隐夹杂着些许力度的文字 。,充斥着一中莫名的力量,吸引着我使我在这委婉的文字前感受作者的无奈、悲愤、期盼和希望 。我甚至能从那几乎没有什么感叹号的语气和平淡的字里行间听到作者在呼唤 。看到他因惋惜而握紧的双拳 。
而如今,我终于有幸坐在书桌前,用洗的发红的手轻轻地揭开了它的面纱,开始了我的心灵版“文化苦旅” 。
读这本书的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作为一个孩童 。搬上一个小板凳在树荫下听长辈讲故事,一个个平淡而深邃却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就这样通过这位长辈的嘴,传入了我的心中 。讲故事的过程中,讲故事的人一直不急不慌语、重心长地讲出讲述着每个细节,语气是那么平淡,却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讲故事的人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把听故事的人引进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与思考中去,讲故事的人也许并没什么情感,而我这个听故事的人则在自己的思考中幻想中汹涌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