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沐阳有关的诗词( 四 )


后来他又喜欢德国诗人海涅、歌德,由歌德又导引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著作,“对于泛神论和思想感受着莫大的牵引”(《我的作诗的经过》) 。
“五四”时期,他还喜欢过康德、尼采,并接受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以及当时颇流行的新罗曼派和德国新起的表现派的影响 。
中外诸家的多种影响,使郭沫若前期思想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 。
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 。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
1927年,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前夕,他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 。
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28年旅居日本,抗战开始,回到中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
这一时期他所著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革命人民的斗志 。
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经验,当时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 。
1949年北平解放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 。
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 。
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
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
段落大意 全诗分三段:1.第一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 。
2.第二节写天上的街市 。
3.三、四两节,由天上的街市进而想象天上的生活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
因为作者正是痛恨黑暗现实,才觉得美好的世界只有在天上,才想象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美好,在这样的想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告诉人们理想的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其目的在于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
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 。
写作特点 联想的自然,想象的丰富,意境的美妙,语言的优美,是这首诗的特色 。
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勾画出美好的意境 。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 。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
如天上的街市美丽属于想象,由街市再想到人,想象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更是进一步的想象 。
这样,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
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也是一特点 。
街灯与星星都远远地在夜色中放明,视觉感受极相近似,诗人由此落笔,把地上天上融成一片,进而放纵想...
描写阳光明媚或温暖的诗词歌赋有哪些?早春即事唐 白居易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 。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
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 。
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 。
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 。
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
自在(节选)唐 白居易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 。
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 。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唐 岑参风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 。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
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
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
隔帘花宋 曹勋宿雨初晴,花艳迎阳,槛前如绣如绮 。
向晓峭寒轻,窣真珠十二 。
正朝曦、桃杏暖,透影帘栊烘春霁 。
似暂隔、祥烟香雾,朝仙侣庭际 。
更值迟迟丽日 。
且休约寻芳,与开瑶席 。
未拟上金钩,尽围红遮翠 。
命佳名、坤殿喜,为写新声传新意 。
待向晚、迎香临月须卷起 。
赋得春风扇微和唐 陈通方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 。
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 。
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 。
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
三日游南苑诗唐 鲍照采苹及华月,追节逐芳云 。
腾蒨溢林疏,丽日晔山文 。
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绮纹 。
合樽遽景斜,折荣{郄[去]阝}组芬 。
北窗偶题唐 陆游晓晴林鹊喜,昼暖蜜蜂喧 。
我老诗情尽,逢春亦一言 。
蝶恋花宋 李清照暖日晴风初破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