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书法怎么这样潦草怎么去欣赏( 五 )


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 。
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 。
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 。
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 。
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 。
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 。
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 。
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 。
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 。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 。
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
刘国政的书法 刘国政,字秉钧,堂号“墨悦斋” 。
曾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工作,后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美术名人研究会研究员、北京陶然书画常务理事,北京神州书画研究会会员 。
刘先生曾在“建军70周年书法展”、“中外当代书法艺术精品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法展”、“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优秀书画作品展”等活动中获书法奖 。
在2005年出版的《刘国政书法集》中,作者有如是表述:“书画艺术必须博学知识,才能培养出对书画作品鉴赏的修养;勤奋耕耘,方能创作神韵完美,为国为民”,“艺术是人间最高精神殿堂中的珍品,它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
这两句话道出了刘国政对书法艺术真谛的感悟以及为人为艺的心态 。
任何一门艺术,技能源于勤奋,修养源于博学,功到自然成 。
刘国政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从家父刘百川习字,初学楷书,其后又将艺术触角伸向汉隶,拜著名书法家郝景宴为师,同时苦研古代书法名家名作,尤心契于二王及孙过庭等行书,经久不倦,遂渐形成其带有个人特性的书写风尚 。
在他自己的书法创作中,体涉真、草、隶、篆,展现其多方面的兴趣和宽博的艺术取向 。
刘国政的书法作品或名篇警句、或名家诗词、或临摹古帖,形体多变,风格多样 。
《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历代名家多有临本流传 。
刘国政所临系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字里行间尽现那流美清润,遒媚隽秀的意韵 。
临摹兰亭序这样的行楷巨制,非心性浮躁者所能为,刘国政下笔不躁不急,徐疾有致,首尾相衔,可见其挥毫时平和恬静的心态 。
唐代孙过庭被誉为“有唐第一妙腕”,其所著《书谱》为唐代书坛论史的名篇,其书法亦是艺林的妙迹 。
刘国政临写的孙过庭《书谱》以圆光形式书之,草法周详谨慎,笔法婉转秀劲,结体极尽变化,从中可窥见其娴熟的书写技巧与驾驭之功 。
刘国政书写的草书中堂,笔墨酣畅,气势开张,结字行气,章法有度 。
篆书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结体疏朗,笔势洁净,挺秀入古 。
“太平人长寿,品贵自有福”对联,用篆隶笔法入书,隶韵篆意兼重,巧拙互见,齐正相生,古朴、遒劲而风骨内敛,颇具韵味 。
榜书“龙”用草书写成,笔法翻飞腾跃,细节与整体俱佳,披读作品,使人感受到作者挥运时的激昂情绪,壮实饱满,笔花墨雨,情彩动人 。
作为中老年书家,刘国政除书法外,还兼长雕刻,多方位的艺术修养,使他在从事艺术创作时能触类旁通,互相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