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双双燕·咏燕的诗歌鉴赏( 五 )


燕子 , 已不仅仅再是燕子 , 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 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
燕子楼三首并序 【唐】白居易 燕子楼中霜月夜 , 秋来只为一人长 。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唐】岑参 燕子与百劳 , 一西复一东 。
苏溪亭 【唐】戴叔伦 燕子不归春事晚 , 一汀烟雨杏花寒 。
即事 【唐】杜甫 黄莺过水翻回去 , 燕子衔泥湿不妨 。
绝句二首 【唐】杜甫 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
十二月一日三首 【唐】杜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 , 岂有黄鹂历翠微 。
水槛遣心 【唐】杜甫 细雨鱼儿出 , 微风燕子斜 。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 , 燕子衔泥两度新 。
路入剡中作 【唐】方干 掠草并飞怜燕子 , 停桡独饮学渔翁 。
宫词 【唐】韩偓 燕子不来花著雨 , 春风...
哪位有中国古典诗词中写"秋蝉""寒蝉"的句子?(1) 蝉声响亮而高远 , 古往今来 , 那“知了 , 知了”的鸣唱 , 曾使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们写下了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
“秋蝉鸣树间 , 玄鸟逝安适?”(玄鸟 , 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 , 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 , 丛雁鸣云霄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 , 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 , 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 , 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 , 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 , 愁噪夕阳枝 。
忽尔弦断绝 , 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 , 琴鸣乍往还 。
长风剪不断 , 还在树枝间 。
”(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 , 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 , 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 , 秋蝉非一处 。
细柳高飞夕 , 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 , 参差搅人虑 。
单吟如转箫 , 群噪学调笙;风飘流曼响 , 多含断绝声 。
……” “听鸣蝉 , 此听悲无极 。
群嘶玉树里 , 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 , 清露供朝食 。
晚风朝露实多宜 , 秋日高鸣独见知 。
轻身蔽数叶 , 哀鸣抱一枝 。
……”(隋 卢思道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2)蝉本无知 , 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 , 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 , “以我观物 ,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
正如 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蝉声无一添烦恼 , 自是愁人在断肠”(《听蝉》) 。
唐 司空曙“今朝蝉忽鸣 , 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 , 能令万感生”(《新蝉》); 唐 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 , 再听乡心起 。
渭上新蝉声 , 先听浑相似 。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 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 , 已自感流年 。
一入凄凉耳 , 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 唐 孟浩然:“日夕凉风至 , 闻蝉但益悲”(《秦中寄远上人》) ,  唐 元稹:“红树蝉声满夕阳 , 白头相送悲相伤”(《送卢诗》) 。
唐 雍裕之:“一声清溽暑 , 几处促流身 。
志士心偏苦 , 初闻独泫然”(《早蝉》); 五代楚 刘昭禹:“莫侵残日噪 , 正在异乡听”(《闻蝉》); 唐 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 , 能轸孤愁感昔围 。
犹畏旅人头不白 , 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唐 姚合:“秋来吟更苦 , 半咽半随风”(《闻蝉寄贾岛》); 宋 柳永:“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息 。
”(《雨霖铃》); 宋 刘克庄“何必雍门弹一曲 , 蝉声极意说凄凉”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