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三横五纵记忆法_陇海铁路是哪里到哪里

百年陇海路 , 今朝更疾速 。5月17日 , “豫见最美铁路·追寻百年陇海红色印记”大型网络宣传活动在郑州机务段正式启动 。
活动现场 , 由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和铁路摄影达人组成的“豫见最美铁路”发现团 , 瞻仰了“二七精神”组雕 , 观摩了火车司机们的呼唤应答手语演练 , 并模拟驾驶了韶山、和谐、复兴各型机车 。
在郑州机务段内的模拟驾驶实训基地 , 采访人员们纷纷体验起火车司机的感觉 。基地中有多台模拟机 , 不仅面前的屏幕景象逼真 , 整个模拟驾驶舱和座椅还能够真实地回馈列车应有的震动、晃动等 。
正在这里组织实训的郑州机务段运用车间工程师赵龙说 , 模拟驾驶是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必要训练 。“比如最近大风天气频发 , 我们就会组织各型机车司机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 直到他们反复形成肌肉记忆 。”训练的目的很明确:“一切导向安全 。”虽然高铁列车已经具备极高的科技水平 , 但守护旅客安全的主要力量 , 始终是车组人员 。
17日下午 , “豫见最美铁路”发现团又来到位于郑州的圃田车站 。中欧班列(郑州)从这里出发 , 驶向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 。中欧班列运行速度达120公里/小时 , 且国内几千公里运行区段不再解编作业 。因此 , 对车辆的源头质量和运行品质要求极高 。
【铁路三横五纵记忆法_陇海铁路是哪里到哪里】在圃田车站 , 我们认识了两位为中欧班列保驾护航的工作人员 , 他们一位被称为“蜘蛛侠” , 另一位则是中欧班列的“签证官” 。
“蜘蛛侠”苏洋是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的调车作业员 , 日常工作就是扒在列车侧面 , 通过对讲机向机车司机发出准确的信号 , 为中欧班列运送、挑选车体 。
这样的工作辛苦吗?苏洋这样说:“冬天免费空调不吹白不吹 , 夏天免费蒸桑拿 , 下雨连衣服都一起洗了 。”虽然是玩笑话 , 但却透着苏洋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 “大事在于细 , 难事在于易 。我从不认为我们的工作价值低 。”
“签证官”张春生则是一名检车员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中欧班列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查作业 , 确认无任何故障和隐患后 , 才能让列车出发 。张春生手持铁锤 , 一路叮叮当当 , 不放过任何一组轮对、一个细节 。这样的观察和敲击 , 一列车就有差不多50节车辆 , 一个半小时连续作业不能休息 。
“主要靠眼看 , 来不得半点马虎!”眼明还要耳聪 , 铁锤敲击的声音稍有不同 , 都逃不过张春生的耳朵 。车轮的精度 , 他能控制在0.1mm以内 。
像张春生和苏洋这样的新时代铁路人 , 正是百年来中国铁路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真实写照 。本次活动聚焦建党百年主题 , 以陇海铁路串联起跨越时空的红色故事线 , 追寻陇海铁路沿线的红色足迹 , 从而见证一个多世纪以来 , 中原铁路走过的光辉历程 。
据悉 ,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社会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举办 ,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承办 。“豫见最美铁路”发现团将在四天时间里 , 从郑州出发 , 一路探访开封、洛阳、三门峡等地 , 参观郑州机务段、圃田车站、兴隆庄车站、焦裕禄纪念馆、兰考车站、洛阳机务段、杨连第大桥等铁路运输单位和红色教育地标 。发现团将沿着陇海线 , 共同见证百年红色铁路的别样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