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学费低的私立小学( 二 )


学校没了 , 去哪里上学?
同样面临拆迁的还有大兴区旧宫镇海迪学校 。该校拥有近千名在校生 , 目前学校附近的房屋都已被拆除 。
2017年北京的“疏解百思特网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要求 , 全市拆除违法建设4000万平方米以上 。作为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的重点 , 100个市级挂账村会受到综合整治 , 旧宫镇正是第二批整治试点之一 。
大兴区教委表示 , 将帮助海迪学校重新选址 , 并会对具备学籍的孩子进行意向登记 , 询问是否留京 , 而后分流到区内其他小学 , 没有学籍的学生也会尽力进行安置 。旧宫镇教委办与大兴区教委承诺 , 9月1日开学前 , 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
对于家长们来说 , 孩子被分流到公办学校无疑是最佳选择 , 但是他们也清楚 , “我们进不去” 。2014年 , 北京出台政策 , 非京籍学生在北京就读中小学需要“五证” , 其中仅“社保”这一项 , 就难住了很多家长 。
智泉学校大门被拆除之后 , 何强将家里的狗借给学校看门 , “前几天有捡破烂的进来 , 拿走了不少东西 。”每天面对满目疮痍的学校 , 何强只能表示无奈 , “孩子在北京出生 , 一直都在这个学校读书 , 这里学费便宜 , 其他民办学校我们上不起 , 社保还没交满五年 , 公立学校我们进不去 。”
何强一家四口居住的平房与智泉学校一墙之隔 。“以前这片住着百来户人家 , 收废品、卖菜、卖小吃的都在这住 , 都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 。”如今这些平房也是拆违的对象 , 其中的居民大多已经搬走 , 只剩下何强和另一户人家还在坚持 。
何强的同乡张运(化名)更早做出决断 。8月9日 , 张运来到学校询问转学事宜 。一听说学校要拆迁 , 他就联系在老家当老师的一位亲戚 , 对方告诉他 , 只要就读学校开具一份“转学联系表” , 孩子就可以回信阳上学 。
与何强家一样 , 张运的儿子也在北京出生 , 从学前班开始一直在智泉学校读书 , 今年开学即将升入初中二年级 。“孩子回家可以住校 , 家里还有爷爷奶奶 , 我们一周回家看他一次 。”在张运看来 , 儿子学习成绩不好 , 回家有爷爷奶奶看着就可以了 。
“我们回不去 , 家里早没人了 , 孩子又太小 。”何强无法像张运一样迅速应变 , “再说家里就几亩地 , 回家种地养活不了孩子啊 。”因为听校长说 , 教委和镇里会给学校一个答复 , 他还抱有一丝希望 。
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同心实验学校校长沈金花对于学生的分流并不乐观 。首先 , 打工子弟学校多是解决流动儿童就近上学问题 , 一旦分流到离家很远的学校 , 交通和安全都让家长担心 。如果家长跟随子女搬家至新学校附近 , 现有的工作和习惯都会受到影响 。另外 , 孩子到新的学校需要重新适应融入 , 这对家长和学校都是一个挑战 。
据《中国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数据显示 , 2014年北京入学门槛提高后 , 同期小学阶段入学非京籍人数5.52万人 , 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14万人 , 较2013年分别减少了1.97万人和1.87万人 , 同比降幅分别达到26.25%和37.28% 。
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学费低的私立小学

(8月15日 , 几名学生正在智泉学校门口玩耍 , 他们还不知道新的校址在哪里 。)
艰难的转型尝试
同心实验学校校长沈金花虽然还没有接到关停通知 , 但是学校与皮村的未来休戚相关 , 她时常感到担忧和迷茫 。
2003年 , 北京工友之家筹备建立一所打工子弟学校 , 工友之家是一家关注外来务工群体的社会组织 。两年后 , “打工青年艺术团”发行了第一张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 , 依靠7.5万元版税在皮村百思特网创办了同心学校 。毕业于中华女子学院的沈金花 , 曾是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大学期间她一直在工友之家做志愿者负责儿童活动 , 从2006年开始担任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