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是什么诗( 二 )


这些处于不同方位的动、植物在这里构成的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造成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无人 。
而其家中无人,又是谁造成的呢?对此,诗未明言,这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
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 。
而更令老兵悲哀的还在于: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却不知道将饭与羹送给谁,也即无亲人与之共享了 。
这正是“舂谷”四句所表现的 。
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了,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 。
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
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
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 。
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 。
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 。
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 。
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
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 。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
www.cycnet.com/army/literature/wencui/000 ... 5K ...
十五从军征是什么诗

十五从军征的诗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十五从军征是什么诗】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
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有力地揭露和控拆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残酷 。
汉代长期拓边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
这首诗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看似简单、平实的事件交待,其中却隐含了老兵一生从军的辛酸 。
颠沛一生,老来回到家园,看到的却是更为荒芜凄凉的景象,这其中的酸楚之情尽在不言中 。
这首诗没有一句话直接描写残酷的战争、诅咒社会现实,可是恰恰是因为没有激愤之语,只有平实之态,才更蕴含了凄楚沉郁之情,显现了感情的巨大张力 。
正像《十五从军征》一样,汉代古诗把更多的目光投射于现实社会人生,这也正是它们巨大的艺术价值之所在 。
阅读这首诗,细心体会叙事、对话、写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的 。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
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