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是什么诗( 四 )


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
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
十五从军征全诗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古诗二首 十五从军征 哪些诗句运用了景物描写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
”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
以下是关于本诗的其他一些资料:《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
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上录《十五从军征》,《古今乐录》、《古诗源》等均作古诗 。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题为《紫骝马歌辞》,在“十五从军征”前多出“烧火烧野田”等八句 。
这里,我们认同《乐府诗集》,将此诗视为汉乐府,并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从军征”以下的诗句 。
注释始:才 。
归:回家 。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 。
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
遥看:远远的看 柏(bǎi):松树 。
十五从军征冢(zhǒng):坟墓 。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 。
旅生的谷叫“旅谷” 。
旅葵(kuí):即野葵 。
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
持:用 。
作:当作 羹(gēng):菜 。
糊状的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其选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主要运用叙事写实的手法描写 一位老人,参军回家,发现家中已是破败不堪,一派荒凉,空无一人 。
主要思想感情 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 。
原文如下(括号内为,本人理解做的批注)《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封建社会不合理地兵役制度对劳动者的迫害)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回到家中,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写出老人孤独凄凉的心情)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表达出伤感之情)
十五从军征古诗的意思? 山塞古诗的意思?拜托了,急急急急急急 开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起得很平,好像只是简单的事实交代 。
这里大概连夸张的成份都没有 。
因为古时士兵服役,常常是没有年限,或虽有年限,却并不严格执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