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是什么诗( 五 )


许多人未成年就被征发,老得血也干了,骨也枯了,才被放回 。
《宋书》记载,沈亮曾对宋文帝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 。
”可见这并不是很特别的事情 。
但正因为这两句起得很平,才格外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 。
从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那就是一个人知事以后完整的一生啊!诗人似乎没有批评什么,但“八十始得归”一个“始”字,却已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 。
在许多边塞诗中,读者可以读到立功塞上、博取功名,甚而垂誉青史的雄心 。
这当然不应该加以指责,但也需要懂得:这种雄心,大抵是所谓“良家”子弟、贵族少年才有的 。
对于出身贫寒、处于最底层的普通士兵来说,功名跟他们没有什么缘份,他们也很少存这份妄想 。
一天天地活下去,捱过天寒地荒、刀光箭影的岁月,活到能够还乡的一天,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 。
这位老兵好歹得归故里,一路上总是不断地梦想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晚年生活的安宁吧 。
可是,毕竟已经过去了六十五年,不知道家中是个什么模样:父母或许已经不在人间,兄弟姐妹们大概也难以相识 。
所谓“近乡情更怯”,当他在途中遇到“乡里人”时,情不自禁地打听道:“家中有阿谁?”意思是:家里还有谁还活着?“乡里人”的回答,是那样一个无情的事实:远远望去,松柏之下,坟茔相连的地方,便是他的家 。
原来,家中的亲人早已尽入黄泉 。
再回到开头所说的问题:作者怎样对材料进行剪裁 。
六十五年的间隔,一面是从军的艰辛,以及艰辛中对归乡的盼望;一面是家庭的苦难,以及苦难中对游子的期待 。
这一切都不说,只说游子老去,白发如霜;亲故凋零,荒墓相累 。
这一幕,包含了无限的凄凉 。
一个内涵无穷而感人至深的瞬间画面,便出现在读者面前 。
因为剪裁巧妙,所以作者在这短短的小诗中,也能作颇为充分的渲染,以增强故事的抒情效果 。
下面就写到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只见野兔从往日留给看门狗进出的墙洞里窜入,野鸡在屋梁上扑翅飞起,庭院中长满野谷(“旅”是野生无主的意思),井台旁长满野生的葵草(一种可食用的植物) 。
可见这家院荒芜已久,很早就不再有人居住 。
老人采来野谷、野葵煮成饭菜,可是没有人陪着他一起吃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二句,正是写出生活对他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
他从军归来,此生无多,唯一的希望,不过是过得几天平常人的生活,享受一点人所应有的天伦之乐,如今只剩孑然一身,以后的日子,实在很难过下去 。
饱经风霜、历尽艰危的老人,本不是那么容易动感情的,此时不觉悲从中来,难以下咽,出门东望,一片荒凉,使他不能不老泪纵横,湿透衣衫 。
如果说泪具有不同的感情份量,那么,这位老人的泪,大概是人世间最沉重的了 。
《出塞》是乐府诗歌的旧题,唐代诗人常用这个题目描写边塞生活 。
这首诗即借此题写了唐代戍边将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长期戍边战士的同情,希望能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使边境得以安宁 。
诗的大意说:从秦汉时,明月就照临着边境上的古老关塞,至今,这里仍然还有无数离家万里的战士,在这关塞上戍守,不能返还家乡 。
只要能有像李广那样的将领在这边界上把守,外来的敌人就不敢来侵犯了 。
唐代,边境上的战争常常失利 。
人们怀念有汉代李广那样的将领守边,含蓄地批评了朝廷用人不当 。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
扩写《十五从军征》作文 一个十五岁正值黄金时期的少年被军队征去参加卫国战争 。
六十五年后,这个老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
八十岁的他喜气洋洋地准备告老还乡 。
路上,这个老人遇到了一位同乡人 。
他好奇地向同乡人问道:“我的家中还有那些亲人呢 。
”同乡人迟迟不肯回答 。
几经询问,他才低声说出:“远远看去那便是你家,可是那已经成为一片坟地,上面杂乱无章地长满了松柏等树 。
”老人脑中刷的一片空白,这些话语好似一道道晴天霹雳,击中了他的要害 。
老人本就虚弱的身子摇晃了几下一屁股坐在地上 。
他老泪纵横,口中喃喃自语:“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我去的时候他们还都健在 。
你一定是在骗我 。
”老人心头突然一疼,整个人晕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