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五 )


宋代大儒朱子有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不但对于青年朋友,对于老年人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光阴对于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 。而读一本好书将会成为一个美好的回忆,书带给我们无限的勇气,带给我们奇妙的智慧,带给我们悠远的憧憬 。在有限的时间内,一种思想的渗入、一种精神的感染不会终止,当我从文字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仿佛成为一位智者了 。逝者已去,精神与思想犹存,当放下这本书的时候,我相信有另一本书正在开启,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延续 。
《读书做人》这本书一直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而我也把它当成了自己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这本书选编了众多震撼人心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
其中,我最喜欢《心里的父母》这篇文章,因为它唤醒了我那颗尘封了已久的感恩之心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三年级小学生裘里亚的故事 。裘里亚家很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到父亲的肩上 。父亲白天在铁路当雇员,晚上还要替人抄稿子 。裘里亚提出要帮父亲抄,父亲怕耽误他的功课,坚决不同意 。他就趁晚上父亲睡熟后偷偷起来抄,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功课 。父亲不知道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责骂了他 。他默不作声,忍受着责骂,继续偷偷帮父亲抄搞子 。直到一天,父亲发现了真相,非常懊悔,从此更加疼爱,关心自己的儿子 。
读完这个故事,我为文中浓浓的父子亲情感动,更为裘里亚的孝行和懂事而动容 。我比裘里亚大了整整三个年级,却只知从父母那里索取而不知为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想想真是太令人汗颜了 。
记得那天中午放学回到家,我一见饭没做好,就耍起了小姐威风 。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向刚刚从田里回来的妈妈大吼大叫,妈妈没有说什么,默默地走进了厨房,不一会便做好了我最爱吃的蛋炒房 。我端起了饭全然不顾身边又累又饿的妈妈,三下两下吃完后,转身上学去了 。
《心里的父母》让我懂得了为人子女者,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应该从小就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用自己的行动去爱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打开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首先就被季老独特的自序吸引了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我一个月内读完了此书,颇有感触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 。季老文笔朴实,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介绍了季老一生的读书求学经历,在国外十年寂寞的留学苦读生涯,对学问的苦苦追求过程,及为一部分别人的著作作的序 。因为这是个读书交流会,我就把自己得到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