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新诗句( 二 )


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 , 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 , 古今鲜对”八个小字 , “神乎其技”四个大字 。
又说:“龙跳天门 , 虎卧凤阁” 。
全书二十八字 , 字字珠玑 , 誉为“二十八骊珠” , 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 , 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 , 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 , 视为稀世瑰宝 。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 , 包括三希在内 , 摹勒上石 , 命名《三希堂法帖》 。
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 , 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 , 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 。
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 ,  《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 , 宋时入米芾“宝晋斋” , 元代又入御府 , 上有赵孟頫题跋 。
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 , 清冯铨所有 , 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 。
1949年 , 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 , 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 , 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 。
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 , 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 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 , 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
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 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三希”尚未聚首 , 国人深引为憾 。
乾隆皇帝酷爱王羲之的书法 。
当他得到了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的真迹时 , 特意在养心殿西暖阁辟出一间小室 , 专门供奉 , 并亲自为小室命名为“三希堂” 。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皇帝视为“三希”之首 , 现在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
《中秋帖》据传为王献之的手笔 , 帖上的“至宝”二字是乾隆帝亲笔题写的 。
但是 , 据专家鉴定 , 《中秋帖》和《快雪时晴帖》都是后人临摹的 , 只有王珣《伯远帖》是真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