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危机传播理论_政府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近些年各类企业危机负面事件层出不穷,网友吐槽危机公关已成习惯 。去年有

万豪酒店事件、“华大癌变门”、滴滴事件、“自如”事件当然还有D&G的“NOT ME”危机公关,今年也有权健、波音、咪蒙
纷纷遭殃 。公关危机曝出得越来越频繁,而网络舆情的影响也愈加严重 。难怪近期,美国普朗克中心在对公关人士的调查中发现,超过三成的公关人士在工作中感到紧张和压力 。
小编选取近几年颇有影响但最终成功化解的危机公关案例,来分析他们在整个危机公关中做对了什么,而我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 。
1、2015年呷哺呷哺火锅“鸭血门”事件(危机类型:产品质量类)
上榜理由:迅速反应、公开配合、及时反馈 。
案例回顾:
2015年3月15日,CCTV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重磅报道“北京鸭血9成是假的” 。据央视报道,有观众举报,北京市场九成的鸭血都是假鸭血,甚至是含有甲醛的有毒鸭血 。街边麻辣烫的老板直接告诉采访人员,他这里的鸭血是猪血做的 。
采访人员到呷哺呷哺和小肥羊,分别打包了一份鸭血,随后,到附近的一个连锁餐馆打包了一份风味鸭血 。检测报告显现,三份鸭血样品均检出猪源性成分 。此外,麻辣烫所用的猪血检出了高浓度甲醛 。
企业应对:
在3.15,这所有商家都敏感的时间节点,呷哺呷哺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回应,表明态度 。
3月15日20点40分,呷哺呷哺微博发布第一篇回应:“各位好,就今晚央视共同关注栏目播出《北京鸭血九成是假的》新闻中提到,取自呷哺呷哺一家门店所售卖的鸭血含有猪源性成分,我公司对此事件高度重视 。坚持品质、对消费者负责是呷哺呷哺经营的根本 。我们将联合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立刻展开调查 。有进一步消息我们会及时发布 。谢谢 。”
25分钟后,呷哺呷哺微博发布第二篇回应:“各位好,本着为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目前已经全部停售所有门店的鸭血产品,留待检验和确认 。同时,为了及时沟通,公布我公司的媒体联络方式,13801189595,张先生 。谢谢 。”
3月16日凌晨4点34分,呷哺呷哺微博发布第三篇回应:“3月15日晚,我公司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和取样,提供产品供应商的资质证明和检测报告,并按照要求把已经下架停售的所有鸭血及时运回总部封存 。我们将尽快落实事实,并及时通报 。我们就本次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担忧和不便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
应对分析:
呷哺呷哺通过三条微博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回应 。
第一条表明态度,告知消费者、媒体和有关部门公司会保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并会及时公开信息;
第二条为公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来了解动态,同时夺取“鸭血事件”的舆论主导权,避免其他媒体散布谣言;
第三条交待事情的进展和企业的部署,停止销售鸭血,并把鸭血交给专业机构检查 。
完成三条回应之后,呷哺呷哺顺利夺回了舆论的主导权,此后保持沉默等待监测结果的公布,避免节外生枝 。
危机公关结果:
在呷哺呷哺鸭血事件,官方检测为呷哺呷哺带来了好消息 。3月26日,呷哺呷哺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今天下午14:19分,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局前往呷哺呷哺总部,解封了3月15日当晚封存的鸭血产品 。呷哺呷哺已接到政府部门通知,其取样送检的鸭血制品经权威机构检测均未检出猪源性成分 。即日起,呷哺呷哺将恢复鸭血产品售卖 。正式书面检测报告政府部门将于后续发布 。”
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关危机得到圆满的解决 。客观讲,呷哺呷哺鸭血事件能圆满解决,确有很大因素在于负面本身是一个“乌龙事件”,呷哺呷哺的鸭血没有问题 。此话不错,但我们也能看到呷哺呷哺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能自始至终从容应对,没有自乱阵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