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观后感( 五 )
《奔跑吧兄弟》的“电视+”不单单是制作、播出在电视台的传统电视节目,而是以电视为实施主体的开放式产业运营体系,有本地的特色、有电影的手法、有更宏大的视野和产业链 。
二、互联网+:泛媒体时代探索节目传播和营销新路径近年来,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以及网络自制节目的风生水起,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传统电视台节目制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已不言而喻 。面对这一变化,浙江卫视总监王俊表示,一方面将延续电视大片化的思路,而另一方面,则加强媒体生态圈打造,整合前端后端,打造衍生产品,形成媒体生态圈,将互联网思维注入节目的创意、叙事、营销等各个层面,并促使生产机制上的根本性转变 。而《奔跑吧兄弟》正是“互联网+”时代之下互联网和电视互融共生的成功典范 。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创新、跨界、分享、用户体验”,而《奔跑吧兄弟》在诞生之初就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包括前期的网络调研、选择明星注重网上人气、游戏环节的设计、在网络视频的播出平台,后期的各种评论、反馈等,所以跑男的“互联网+”,不仅仅是播出形式的互联网+,更是节目思维的互联网+,“互联网+”既是跑男的思维、精神,也是跑男的形式、模式、状态,更是跑男在传播中的渠道和网上内容的发生器、放大器,最后,更是跑男的反馈装置、改良装置、循环装置 。借助“互联网+”,跑男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自我不断修正、成长的全媒体品牌的节目,这正是跑男“互联网+”的奥义 。《奔跑吧兄弟》从诞生之日起便具有浓厚的互联网基因 。在这个大数据的网络时代,《奔跑吧兄弟》牢牢抓住了以年轻观众为主的网络用户,节目邀请的嘉宾邓超、李晨、Angel baby等在网络中拥有超高人气的明星,微博、论坛中的“粉丝效应”为节目的宣传推广和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平台 。另外,《奔跑吧兄弟》在传播中也呈现除多终端布局的特点 。
跑男的传播从电视上到电视下,从网络上到网络下,人际传播存在于电视节目内外 。在电视节目中,各位“跑男”在团队中的交流协作和“路人”的交流或求助,将人际传播引入到大众传播的传播者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国外,都有效的跟“同学”、“路人”交流,扩大沟通渠道 。
在网络播放权上,浙江卫视在《奔跑吧兄弟》采取“不卖独家”的策略,爱奇艺、优酷、腾讯、搜狐、乐视、PPTV、新蓝网七大视频网站同步助力播出,从而实现网络全方位为节目服务,打造娱乐资源全媒体开放共享传播系统 。除电视端和PC端之外,移动终端也逐渐成为《奔跑吧兄弟》收看的主力渠道,开始由“固定屏”向“移动屏”转变,并且通过评论、微博、弹幕等形式参与互动,实现多屏互动整合,从而开创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现象级综艺网络视频播出新形式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