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八 )


片中还有一个镜头震撼人心的是凌敏砸76台冰箱的场面 , 这个镜头已经做为好多讲师讲课的案例 , 重视产品质量的案例 。当时冰箱供不应求 , 用轻工局长的话来说 , 现在找他批条的就有很多位 , 就是现在纸糊的冰箱就有人要 , 现在负债一百多万 , 不抓紧搞生产 , 搞什么提高质量意识训练 。在工人们的要求“不要砸 , 我们花钱买 , 扣我们的工资”声中 , 凌敏挥起了大锤 。“我们比德国人少了什么?少了一种质量意识 。质量 , 质量 , 我们不是在天天讲天天练吗?就是不到位 。今天不砸这些冰箱 , 将来人家会来砸咱们的工厂呀!”凌敏砸的不仅是不合格的冰箱 , 更是一种落后的思想 。最后一把火烧掉了不合格的冰箱 , 也烧掉了工人们的恶习 。
我看完此片 , 我真正理解了有人评价此片通篇没有一句废话 , 没有一处废镜头 。这个片子据说是海尔集团斥资7000万打造的 , 不仅仅是宣传海尔 , 也是给我们中国企业一个警示 。据说现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把《首席执行官》当做案例来解读 。电影通篇也反映了 , 海尔是怎样的与时俱进 , 怎样的高瞻远瞩 , 未雨绸缪 , 海尔的反应速度 , 海尔的团队精神是每一个不同行业学习的榜样 。
建议我们都抽出时间观看《首席执行官》 ,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 , 学习海尔的精神 , 反思自己的不足 ,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虽说看完片子是短暂的 , 我相信它给每个人带来的心灵震撼确是长久的 。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由吴天明执导、成都籍演员石琼主演、反映海尔集团辉煌业绩的影片《首席执行官》 。不可否认 , 那日影片所带来的"余震"至今仍震撼着我 , 它让我牢牢记住了那位为实现理想执着奋斗永不放弃的首席执行官 , 更让我记住了"海尔"那种极具创新性的快速反应机制 。
一向以关注社会 , 关注现实题材为主的著名导演吴天明 , 总是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挥舞着导筒 , 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出的时代骄子 。因为他被海尔真实的人真实的精神真实的业绩深深震撼了 , 在他看来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 , 出现信仰危机 , 道德沦落的时候 , 理想和信念显得尤为可贵 。影片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 , 讲述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人士 , 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志 , 十七年如一日奋力拼搏 , 历经风雨百折不回 。从欠债百万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销售额602亿人民币的大型跨国企业的真实故事 。张瑞敏令人尊敬之处 , 这不仅仅在于他个人拥有的理想和信念 , 更重要的是他用这种精神的感召力量 , 使海尔人把他的奋斗目标和现实自身价值的愿望融为一体 , 无怨无悔地为着同一个目标 , 携手努力 。这就是对人的改造和提升——把一群充满惰性和小农意识 , 在工厂区随地大小便的小生厂者改造成了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产业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