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教案怎么写?( 四 )


③恰当的说明手法
1.举例子
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举了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现象”的例子和铅金属环在超低温下经过两年半时间电流强度居然没有明显变弱的例子,说明超导现象 。这两个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超导现象中导电材料电阻消失的特性 。
2.作比较
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拿利用超导现象制成的“冷子管”跟电子管和半导体晶体管比较,生动地说明前者体积小、用电省、性能灵敏等优点 。
又如在“诱人的幻想”一节,叙述科学家拿金鱼做实验时的两种情况作比较:让金鱼的温度慢慢降低,降到100多摄氏度,它就再也无法复活,而快速让它降低温度,却能够复活 。这就清楚地说明了“生命冷藏”的条件要求 。
3.下定义
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指出“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273 。16°c,叫做‘绝对零度’”;在“奇妙的现象”一节,指出“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在同一节还指出“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这三个地方运用下定义说明手法,准确说明概念,让读者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 。
4.作诠释
如在“冰雪不足以以言冷”一节,指出“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273 。16°c,叫做‘绝对零度’”,给“绝对零度”下了定义之后,又加以诠释:“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 。”这句话对前面所下的定义作了补充,让读者获得更加具体、详细的认识 。
5.列数据
文中各小节都用到这种说明手法 。
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列举冰雪、南极北极、月亮背面和海王星的气温,用准确的数据引读者步步探究话题 。
④准确而风趣的语言
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说:“在月亮背着太阳的一面,最冷要冷到-160°c,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广寒宫’ 。”这儿用双关手法,借“广寒”一词的意义,既准确而又有风趣地指出,这儿已经寒得很有程度了,但还不算最冷,更冷的还在后头 。
又如在“奇妙的现象”一节,这样描述氦在超低温下的奇妙现现象:“奇怪的是,氦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超低温下会变成无色液体,而这种液体竟是会‘爬’的液体!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 。96°c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这儿用拟 人手法描述液态氦的异常现象,给读者送去的是既准确而又奇妙的信息 。
再如在“诱人的幻想”一节,描述科学家用金鱼做“生命冷藏”实验时,是这样描写金鱼的复活景象:“金鱼竟然复活,摆动着它那轻纱般的尾巴,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 。”读者读了之后,必定会心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