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海湖的古诗( 二 )


在中国西部 , 什么都大 , 大漠、大山、大河、大峡谷、大戈壁、大草原 , 还有就是大湖泊青海湖了 。
它很好的诠释 , 演绎亮丽了这一特色 。
到青海湖 , 你就知道中国西部 , 有多大了 , 大的让你眩晕 , 令你窒息 。
描述青海湖的诗句有哪些? 《送空公往金州》唐代:贾岛七百里山水 , 手中楖栗粗 。
松生师坐石 , 潭涤祖传盂 。
长拟老岳峤 , 又闻思海湖 。
惠能同俗姓 , 不是岭南卢 。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 , 花木成畦手自栽 。
一水护田将绿绕 , 两山排闼送青来 。
桑条索漠楝花繁 , 风敛余香暗度垣 。
黄鸟数声残午梦 , 尚疑身属半山园 。
《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 , 返照湖边暖复明 。
乱点碎红山杏发 , 平铺新绿水苹生 。
翅低白雁飞仍重 , 舌涩黄鹂语未成 。
不道江南春不好 , 年年衰病减心情 。
《春游湖》宋代: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春雨断桥人不渡 , 小舟撑出柳阴来
赞美“青海湖”诗句有哪些?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原文出自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邑 , 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 , 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 , 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 , 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 , 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 , 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 , 戍卒的遭遇 , 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 , 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
开头四句 , 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
在一般文学作品里 , 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 , 而天山在中国西部 , 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 , 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
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 , 回首东望 , 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
天山虽然不靠海 , 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 。
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 , 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 , 显得新鲜而壮观 。
这样的境界 , 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 , 也许难乎为继 , 但李白有的是笔力 。
接下去“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 。
宋代的杨齐贤 , 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 , 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 , 而曰几万里者 , 以月如出于天山耳 , 非以天山为度也 。
”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 , 看起来似乎稳妥了 , 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 , 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 。
其实 , 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 , 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 , 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 , 但觉长风浩浩 , 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 , 横度玉门关而来 。
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 , 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 , 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 。
这样 , 连同上面的描写 , 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 , 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 。
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 , 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 , 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