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二 )


我国著名的文化典籍《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 。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 。所以在《孟子》书中所记述的,不仅是为政的原理准则,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养的基本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中华文化-孟子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文化-《孟子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 。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 。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