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诗词( 三 )


这行款跋,当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了,即对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解释 。
从字幅上标明的日子看,字幅写于乾隆十六年,当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当知县 。
一向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上很吃不开,常常受到恶势力的嘲讽、刁难 。
他一面以嬉笑怒骂来抗争,一面又彷徨悲观,产生了脱世思想 。
这时他的情绪,是压抑、苦闷、孤独、自嘲、彷徨、悲观、痛苦交织在一起 。
就是在这种情绪下,他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不久便辞官归隐 。
这样,就可以明白款跋的意思了:“聪明难”———要进取,要“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难 。
“糊涂难”———得过且过本来并不难,但一个一心想勤政执法,为百姓做事的人心中并不愿意这样做,因此也难 。
“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暗势力,又不愿昧着良心去“糊涂”,这种“聪明”之后的“糊涂”更难 。
款跋最后一句“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前面种种的“难”面前,只有小心从事,知进知退,不冒失,不惹祸,只求心里安宁,不求后世福报 。
郑板桥的这种心理和处世哲学,既有积极的一面,即表现了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骨气;也有消极的一面,即看破红尘的悲观脱世思想 。
“难得糊涂”中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消极的脱世思想 。
现在,许多人爱买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字幅,主要是他们很欣赏郑板桥的处世哲学 。
不过,据我看,不少人是取消极态度的 。
“难得糊涂”中尽管有积极的一面,但毕竟趋于消极,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终不足取 。
郑板桥难得糊涂表明了他的什么态度? 郑板桥说起“难得糊涂”,还有一段神奇的来历 。
郑板桥在山东任上,一次游览莱州的去峰山,本想观赏其山中郑文公碑,但因盘桓已晚,便借宿于山中一茅屋,茅屋主人是一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 。
主人家中陈列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 。
郑板桥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
次日晨,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于刻于砚背 。
郑板桥即兴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后面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 。
因砚台大,尚有余地,板桥就请老人写上一段跋语 。
老人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 。
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门也 。
”他也用一块方印,字为“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
”郑板桥见之大惊,方知老人是一位隐居于此的高官 。
由于感慨于“糊涂老人”的命名,板桥又提笔补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两人如遇知音,相见恨晚,遂谈文说词,畅谈人生,结为挚友 。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什么?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 。
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 。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郑板桥受莒州知州之邀游历莒州 。
行至莒北碁山西山旺时,得当地王员外大宴款待,员外久闻板桥大名,并渴望得到其墨宝,就用当地名吃“糊涂菜”招待板桥 。
糊涂菜就是先用面浆把鸡、鱼、肉等包裹起来,小火慢慢油炸,炸至表面金黄 。
郑板桥品尝湖涂菜后,赞不绝口,就问王员外这些菜的名字,员外答:“我们当地叫糊涂菜 。
”员外见板桥正在兴头,就请板桥题字 。
板桥早察其意,还是欣然提笔写下四个大字:难得糊涂 。
从此,难得糊涂便流传开来 。
意思编辑自我解嘲说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 。
”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 。
”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
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
”(《广陵奇才--郑板桥传》)抗议之声说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