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诗句有哪些?( 四 )
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特混舰队 。
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 。
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 。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 。
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 。
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 。
永乐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 。
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 。
郑和船队于永乐七年(1409年)夏回国 。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多人 。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11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同年12月从福建五虎门出洋,顺风经过十昼夜到达占城,后派出一支船队从占城直接驶向暹罗 。
郑和船队离开占城又到真腊,然后顺风到了爪哇、淡马锡(今新加坡、满刺加) 。
郑和在满刺加建造仓库,下西洋所需的钱粮货物,都存放在这些仓库里,以备使用 。
郑和船队去各国的船只,返航时都在这里聚集,装点货物,等候南风开航回国 。
郑和船队从满刺加开航,经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到锡兰 。
在锡兰,郑和又另派出一支船队到加异勒(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阿拔巴丹和甘巴里 。
郑和亲率...
请拟写两条记念郑和下西洋活动的标语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 太仓的刘家港起锚 (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 洲东部,红海、麦加 。
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是可信性较高的观点 。
一说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诗句有哪些?】
”一说发展贸易,正史称郑和下西洋使“国用羡俗”、“宝物填溢”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