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活作文怎么写?( 六 )


3、重视基本功,有利于培养作文表达能力 。
在做语言运用题时可以着重训练 。如词语的得当,句子的冗长简洁,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及修辞的巧妙运用,多训练那些寻常语言艺术化和不同常规的思维转换表达方略,有利于培养娴熟表达的能力 。
(三)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 。真实的情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文贵有真情” 。中学生爱幻想,甚至有一些不切实际,但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而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喜好、阅历、习惯等去批评指责 。因为,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都是出自真情的流露,发自内心的感受 。这些真实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手珍贵材料 。
总之,教师作为引路人,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与生活相联系的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看、去听、去摸、去嗅、去尝、去思??,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我们必须让学生的每个细胞都参与到生活的碰撞之中,然后帮助他们抓住这碰撞之中闪现的火花并让他们及时记录下来 。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二者密不可分 。
四、如何处理应试教育中模式作文和生活作文的矛盾冲突
提倡学生自由写作,我不赞同 。目前,谁都知道我们的教育机制是应试教育,虽然向着素质教育过渡,但真正离素质教育带远,分数对于想通过高考来进入理想高校的学生来讲还是很重要的 。而自由写作的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文体不清,写走了题,说明文用了抒情的口气,记叙文却用了辨证的方式 。这都需要我们辩证的去看待 。
(一)走出模式作文的误区
作文模式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曾流传过一句话:“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意谓吟诗作赋,只要按照苏文体例、文风,在社会上就比较吃得开,往往功名顺畅,自有羊肉可吃;反之就很吃不开,只有“吃菜羹”的份了 。这就是模式作文的前身 。
那为什么学生在习得了作文模式后,反倒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了呢?恐怕根子不在模式本身,而在于对待模式的态度 。许多同学写作文,模式先行,然后再挖空心思地搜罗材料充实模式,其结果是作文成了简单的填鸭游戏―――模式+材料=作文 。这样一来,作文模式竟成了束缚学生手脚的绳索镣铐,使他们丧失了写作的自主性,不能畅所欲言,自然言不由衷 。如何走出误区?关于素材和模式,我将之比作“脚”和“鞋”的关系,要根据脚的尺码去选择合适的鞋,而不是先有鞋,然后再削足适履―――此种情况下,鞋子反而成了脚的“噩梦” 。磨刀不误砍柴工,切题的素材,恰当的结构,自如的表达,这是写成一篇优秀考场作文的重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