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茶的诗句( 三 )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 , 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 , 乍见鱼鳞起 。
声疑松带雨 , 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 , 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 ,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 , 刻画情景细致入微 , 又兼传神写意 , 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 , 自临钓石取深清 。
大瓢贮月归春瓮 , 小杓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处脚 , 松风忽作泻时声 。
枯肠未晚禁三碗 , 生听荒城长短更 。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 , 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 , 江畔寂寥无人 , 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
踩在钓石上 , 用瓢舀水 , ...
关于品茶的诗句

表现品茶意境以及描写品茗的一些诗词有哪些? 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 , 竹炉汤沸火初红 。
寻常一样窗前月 , 才有梅花便不同 。
——宋.杜耒夏日闲居多病逢迎少 ,  闲居又一年 。
药看辰日合 ,  茶过卯时煎 。
草长睛来地 ,  虫飞晚后天 。
此时幽梦远 ,  不觉到山边 。
——唐.张籍醉太平 风炉煮茶 。
霜刀剖瓜 。
暗香微透窗纱 。
是池中藕花 。
高梳髻鸦 。
浓妆脸霞 。
玉尖弹动琵琶 。
问香醪饮么 。
品茶 , 就是品评茶味;饮茶 。
一般来说 , 这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 。
明 杨慎 《和章水部沙坪茶歌》:"君作茶歌如作史 , 不独品茶兼品士 。
" 柳亚子 《寄毛主席延安》诗:"云天倘许同忧国 ,  粤海难忘共品茶 。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 。
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 , 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 。
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雀舌”等 。
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 , 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
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 。
...
古人酒后写的诗词 苏州诗人多 , 在唐宋元明清的诗词辞典中留名的就达78人;苏州诗人饮酒、咏酒者多 , 见诸于史书的就有30多人;这些诗人中不少被赋予与酒有关的雅号 , 女口“酒仙”、“酒帝”、 “酒樵”、“酒尉”、“酒客”、“醉尹”、“醉傅”、“醉司马”、“醉吟先生”等等 。
苏州历代留下与酒有涉的诗词文赋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
与其他各类咏物诗文相比 , 堪称之最 。
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 , 超乎寻常 , 耐人寻味 。
研究探讨苏州的诗酒文化 , 对于弘扬吴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 , 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
酒和诗的结合 , 使苏州诗人的酒诗慷慨激昂 , 爱国之情油然而发 , 更具政治色彩 。
范仲淹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 他一生为官清正 , 关心民生疾苦 , 又以生活简朴、品质高尚著称于世 。
他爱喝酒也爱写酒诗词 , 把酒临风 , 忧国忧民 。
“众人之浊我可清 , 千日之醉我可醒” , 体现了令人敬仰的政治风度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写出他以酒抒情 , 爱国戍边和思念家乡之情 。
“酒人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泪” 。
范公为了国泰民安 , 镇守边关 , 这是他忧国忧民的真情流露 。
范公的酒诗 , 处处散发出酒的芳香 , 酒的忧愁 。
顾炎武这位明末之际的思想家、学者 , 曾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斗争 。
清兵南下 , 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 。
失败后十谒明陵 , 垦荒种地 , 不忘复兴明室 。
他在《义士行》里写下了表达深邃思想内涵的诗句:“饮此一杯酒 , 浩然思故乡 。
”他的诗句“鲁酒千钟意不快 , 龟山蔽目齐都隘”委婉地表达了他对故国旧主的思念和报国无路的愁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