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古诗)( 五 )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
古诗怎么样赏析 古诗词赏析方法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要害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
(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 。
志向、心愿,抒发对 。
愤慨、不满 。
(曹操、李白、韩愈、 )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 。
之情) 。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 。
的不满,或对 。
寄予 。
的愿望 。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正确地判定 。
...
求体现游子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我要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