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古诗)( 七 )


“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 。
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 。
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 。
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 。
”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 。
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 。
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 。
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之“坐”,点出话别之题旨 。
“路尽河回人转舵”:“送者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舟中却见舵已转 。
”河回“二字居中,相关前后 。
船一转舵,不复望见:”路尽“岸上人亦送到河曲处为止 。
岸上之路至此尽头了,是送行送到这里就算送到尽头了 。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 。
这两句,便见作者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 。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 。
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故典,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 。
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朕兆,他们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所以有”飞魂“之叹 。
”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 。
”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恳切浓至的情思,也是对前面”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的深情想象的一个照应 。
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
怎样才能找到古诗词赏析的选择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赏析】: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 。
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 。
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 。
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 。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
“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 。
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 。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 。
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 。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
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
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 方 。
提问/此诗作者在什麽心镜下写成的?A.闻笛思乡 B.赏景 C.玩物 D.忧国选A
求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如梦令》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此时会留恋自己喜爱的即将消逝的春日美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这闺中寂寞愁绪的背后,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思春”的情怀. 昨夜一场“雨疏风骤”,摧残海棠,催送春天归去,敏感的词人不用到户外观察,用细腻的心灵去感觉,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绿肥红瘦”的狼藉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