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离家不舍的诗句( 三 )


原来,他是受王黻臣之托为其儿子王子芳给秋瑾提亲的 。
王子芳比秋瑾小4岁,曾就读于岳麓书院 。
"生得面目俊秀,潇洒风流,颇有文名,获得父母欢心" 。
秋瑾的父母对这门亲事很满意,认为两家门户相当,就把秋瑾嫁给了王小芳 。
秋瑾对王子芳并不了解,也不愿嫁给王子芳,秋瑾曾提出:"我为什么要嫁他?" 。
但是,当时男女婚配全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秋瑾只得从命 。
秋瑾所嫁的丈夫王子芳曾读过书,但胸无大志,只知吃喝玩乐,随波逐流 。
而她的婆婆也是思想顽固,性情暴躁,对秋瑾要求非常苛刻的人 。
结婚以后,秋瑾每天都要早晚两次去向婆婆请安,一举一动都要严守家规,稍有不慎,婆婆就要当面指责 。
秋瑾本是性情豪爽,心怀大志之女,无奈嫁给一个家富却无志,庸碌且无能之夫,犹如一条欢畅奔腾的激流被婚姻的堤坝禁锢成一潭死水,又如一只欢乐的小鸟被困于樊笼而每日长叹 。
秋瑾在写给大哥的信中曾说道:"...
诗歌故事,要简短 2.千金之剑挂墓地 春秋时期的吴国,锻制宝剑的技艺非常精良,各种宝剑名声远扬 。
人们都以能有一把吴国的剑而满足 。
吴国太子季札,人称“延陵季子 ” 。
一次 ,他出使晋国,途中路过徐国,便去拜见徐国国君。
“大王,请接受我转达父王对您的问候 !”季札行礼毕,习惯地握住腰间的剑柄 。
徐君的眼光也自然地落在那金光耀眼的剑鞘上 。
徐君对宝剑的注意 虽是一刹那间的事,可还是让季札感觉到了,他一边饮酒,一边想 :此剑送给徐君,对加强吴、徐友谊很有作用……可是,我出使晋国,身上无剑又不合适……他决定从晋国回来时再把宝剑献给徐君 。
过了几天,季札从晋国返回,又经过徐国 。
徐国上下素衣白幡,一派治丧景象 。
原来徐君去世了。
”我有心向徐君表示敬仰,不料永远失去了机会啊 !”一个随从说 :“既然徐君不在,赠剑之事也就作罢吧?”季札摆摆手:“不行,此事不做, 我心里总会不安的。
”于是他把宝剑赠给徐国新君王 。
新君王感激地说 :“先王没有遗嘱,我不该接受贵重礼物啊。
”季札只得把剑挂在徐君墓地上,寄托自己的怀念 。
后来,有人作诗道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由此,吴国与徐国的关系更亲密了 。
3.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有一天要举行宴会 ,照例要有歌舞表演 。
恰好一个弹琴的乐师病倒 ,少了一个节目 ,这真急坏了礼仪官 。
消息传开后,想不到官府里新来的洗衣婆自告奋勇,说她会弹琴唱歌 。
礼仪官答应让她参加表演 。
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
大小官员按次序就座,银亮的酒杯不断举起,舞女的绸带频频飘动,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
轮到洗衣婆上场了,她边弹边唱一首《琴歌》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了第一句就觉得十分奇怪,听着,听着,他站起来,走向洗衣婆,扶起她,喃喃地说 :"夫人……你受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年百里奚是虞国的大夫,虞国被晋国灭掉,百里奚也不了俘虏 。
晋献公把女儿嫁到秦国,百里奚和夫人被指定为随嫁的侍臣 。
百里奚心里很不愿意,中途带了夫人逃走,不料在楚国边境被楚人扣留 。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流落楚国,就派人带了五张公羊皮向楚国交换百里奚 。
楚人得了五张公羊皮,只肯放百里奚一人 ,这样百里奚和夫人就被迫分开了。
分手那天 ,夫人把门闩劈断当木柴 ,烧了一只老母鸡让百里奚做路粮 。
百里奚到了秦国,被秦穆公重用 。
百里奚虽然富贵了 ,并没有忘记夫人 ,几次三番派人打听,都没有下落 。
不料今日一场宴会,两人竟得重逢,牵线搭桥的居然是一首《琴歌》 。
4 风 萧 萧 兮 易 水 寒 战国时期,秦王想独霸天下,派兵向燕国逼近,燕太子丹万分恐慌。
流落到燕国的荆轲为了报答太子丹对自己的恩德,准备赴汤蹈火,刺杀秦王 。
怎样才能使秦王接见自己呢?他苦苦思索,终于想起了秦王的仇人樊於(w ū)期(j ī) 。
樊於期是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避难 。
秦王正用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买他的头 。
荆轲想,如果我将他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一起献上,秦王必定会高兴地接见我,那时就有机会行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