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由于教学进度上和同规班级差了两课时,所以打算今天一节课把《伊索寓言》上完 。
仔细阅读这篇课文,感觉比前面的《成语故事》要简单,简单之处在于:三个成语故事的道理要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而本文的三个故事不仅情节简单,而且文章的最后都用精辟的语言把寓意揭示了出来,似乎不需要老师讲过多的内容 。
于是,课就这样进行了 。我打破了常规的做法,把三个寓言混在一起讲,也就是先熟悉故事情节,再分别理解寓意 。故事情节自然没有问题,因为主人公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狐狸、蝉、狼),而且这些故事在学生还没有入学的`时候就已经被当做睡前故事听过许多遍了 。
而在揭示寓意的时候,学生虽然能很快地找到表示寓意的句子,也能很流利地读出来,甚至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 。但是,我们知道,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已经不能再局限在课文中,局限在几个动物的身上,它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
所以,当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三句话的理解,学生竟然目瞪口呆,无法回答 。我突然认识到:学课文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太过简单地看待看似简单的问题,否则,学生的学习是虚的,是无效的 。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抓住第一课时的特点,完成第一课时应该完成的任务:认识生字、理解词义、知道课文大意 。
在生字词教学环节,为了体现趣味性,我把生字做成卡片,分组赛读评分、齐读巩固,读后指导两个重点字的书写 。在赛读前还专门留一分多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再用心看一看这些生字的读音,主要是体现高年级的自主识字 。这样,第一课时既认读了这些生字,还掌握了这些字的写法
第二遍读文,主要是解决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这些词的意思,避免了空口的理论说教,而是借助文中相关语句的描写,加上学生的想像,及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在理解词语时,我还注重抓住课文中重点词语来引导学生理解,做到有的放矢,为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寓意作了非常好的铺垫 。在理解成熟一词的两层含义时,我借助了当时的教学生成,学生回答不了这个词的引申义,说明他们还没有思考成熟,这就是成熟的另一层意思 。这么一引导,学生马上豁然开朗,想出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成熟一词的用法,从而使学生对此词有了更为深刻的、全面的理解 。
在复述故事内容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是利用螺旋推进的方法,在引导孩子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就有意引导他们对故事内容的记忆,为他们理解、复述故事内容做了坚实的铺垫,所以在复述这一节孩子们说得非常流利,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终掩卷而思:自己缺乏语言魅力!教师的语言魅力对于孩子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的影响相当重要 。而一节课下来,我的评价用语贫乏得可怜!语言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点燃学生学习欲望的催化剂 。可这节课上,感觉自己一直不在状态中,还不如平时自己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对学生的赞美吝啬得舍不得送上一句话 。这节课之所以能把教学任务完成的让听课的老师们满意,我非常清楚源自于学生课前预习得非常到位 。感谢孩子们今天在课堂教学中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精彩,感谢之余,更感羞惭 。我的预习或者说教学预设还不如孩子们做得好 。这对我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促进与经验的积累 。知不足而后进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自己评价语的修炼,在教学语言上亟待提高,有教学态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 。教学始终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去追求、去钻研,才能使这种缺憾降低到最小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