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二 )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所选的三则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近的语言把角色刻画的绘声绘影,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
1、最投入的课时最美丽的课 。教师的热情与活力,快乐与自信会影响、感染学生 。这节课上,我情绪饱满,全身心投入,与学生平等对话,入情入境,不像是在上课,而是和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作品的世界里,享受故事带给我们的快乐 。因此,整节课上,学生激情四射,思维活跃,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
2、一课一得 。在语文课上,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如讲深讲透一点 。而这堂课我的设计就是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而做的准备 。从搜集资料、汇报交流,再到阅读故事,明确寓意,进而总结出伊索寓言的特点,学会阅读伊索寓言的方法,最后拓展到整本书的阅读 。环环相扣,目的明确 。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上,我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课堂上,我充分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朗读,畅谈感想,交流读书体会,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整节课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
当然,反思整节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
1、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学生汇报交流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拓展阅读寓言故事的时间不足,匆匆而过,没有给足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 。
2、部分学生课前对没有阅读《伊索寓言》,阅读量不足,课堂上只在观看而没有参与,而老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这类学生关注的不够 。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昨天上了《伊索寓言》这一课,课前对于三个故事怎么安排?怎么教?是一课时教一个故事,还是一课时教三个故事,有点犹豫不决 。通过查阅网上资料,反复研读教材,最终还是决定一课时教三个故事 。三则寓言故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是比较浅显的,可以说是一读就懂 。那么,针对这三个故事,在课堂上可以教些什么呢?难道仅仅让学生明白三个道理或把故事读好,说好,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阅读了魏星老师的教学实录和知足常乐吧的教学设计发现,这三个故事还是很有内容可教的 。关键在于教者想让学生得到什么!由于故事比较易懂,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上 。如:教《狐狸和葡萄》时,让学生想象:狐狸可能想了哪些办法?让学生以“狐狸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的句式进行说话;假如这时一只麻雀飞来,吃了一颗葡萄,对狐狸说葡萄是甜的,面对这尴尬的场面,狐狸可能会怎么说?教《蝉和狐狸》时让学生想象:假如《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碰到《蝉和狐狸》中的蝉,他们俩可能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