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四 )


所以,“离人千万意,都在短亭中” 。
短亭筑在城外,立于路边,其中融入了客游人无限之离别意 。
且在离情别绪里,更平添一分对往昔乐游之追忆 。
譬如他写,“去年折花寄邻叟,今年邻叟无何有 。
可怜见花不见人,肠断东风绕花走 。
但愿东风休作恶,且使北人相与守 。
一枝送尔表情亲,侑花得句何须酒 。
”乃是寄思念之情于东风,追忆与友人把酒言欢、切磋诗艺之真趣 。
姚广孝居于吴地,位列“北郭十友”之一,与北郭社的成员常有同游、酬唱之乐 。
他曾写过《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十首》,乃是与北郭诸友同咏之作 。
其中有“去官归故里,侨隐倚高林 。
花月尊前友,松风席上琴”一首,言同里张适辞官退隐山林,诸友人相访之事 。
当时同往乐圃的,亦有高启、倪瓒等人,众人饮酒、吟诵,颇得逍遥情致 。

【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而“巷僻无车马,闲扉掩薜萝 。
笼驯传信鹤,池蓄换书鹅”一首,则是姚广孝写乐圃林馆幽静、空寂之味 。
远遁山林,避俗世之喧嚣,乃是元末明初,文士们向往之境 。
而驯鹤与蓄鹅的闲情逸致,又增添了一分物我同境之美,恰合了禅者圆融于心之参悟 。
在景与理一面,则有登览、题画及怀古之作 。
其中,登览与题画之作,多以今之眼光,或绘自然之景,或抒感怀之情,亦或寓哲理之思 。
如《洞庭谣》,以“七十二峰在其下”,“太湖三万六千顷”,极写洞庭的磅礴气势,由岚云水气之晦明变化,到阳动开霁之波平湛湛 。
山水景物,千态万状,尽在三十二句七言诗里了 。
又如《题画》一首,写“小小板桥斜路,深深茅屋人家 。
竹屋夕阴似雨,桃源春暖多花”,以六言道出山里人家之恬淡与真淳 。
“小小”、“深深”迭音,竹屋、桃源交融,夕阴似雨,春暖多花,似有自然而然、清丽澄彻之味 。
另一类题画诗,如《题倪云林墨竹》,则常有睹物思人之意 。
诗中写“开元寺里长同宿,笠泽湖边每共过”,即言姚广孝与倪瓒往昔交往之情谊,淡泊而真挚 。
至于怀古之作,亦常有以古之眼光,观照现世 。
如《春日过显忠墓》一首 。
姚广孝立于墓冢前,遥想古人昔时龙风姿,一时“四海服威怒” 。
然转瞬间,恍惚如梦,万物皆空,只叹“焉知大化中,天地同旅寓 。
事业水上沤,功名草头露 。
死生谅莫测,荣华何足顾?”对姚广孝来说,古人的经历与事业,譬如浪花卷过,江水浮影,流逝不返 。
而现实之功名与死生亦辗转如烟,缘去缘来,终在历史与自然里归于空净,终在永恒中归于消散 。
所以于功名、死生、荣华之执念,全可抛弃 。
这种超越的观照,既是禅佛之体悟,亦是内心旷达之流露 。
另外,如《淮安览古》、《过顺德城》等诗,皆如此类,寓古今融通之情致 。
由是,拈出姚广孝诗之第二个特色,乃“兼采众家,不事拘狭”,有唐宋及汉魏的风格 。
元代诗人,写诗常染纤之习,而姚广孝好学古人之道,作诗往往有拟古之迹,诗风清新雅淡,亦有高格 。
譬如“古淡岂易学,五字真吾师”,“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
此一特色,与当时文人风气有关 。
姚广孝既是通晓文艺、善长诗文的僧人,自然与文人交往颇多 。
元至正二十年(1360)至明洪武七年(1374),是北郭...
麻烦诗词高手给作几首藏头诗寻春”者,喻证道悟法,行脚千山 。
这与俗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有相似之处,在此不赘述,“踏破铁鞋”犹有遗憾,即早知在此,何必奔波的感慨 。
无尽藏比丘尼的偈子则不然 。
插句嘴——很多时候禅宗的机锋根本不应解释,意会而已 。
世间哲理都是相通的,但又有很大不同,都是苦寻不得,闲来自至,王国维的“三重境界”也很好的阐释了这种意境,“芒鞋踏破岭头云”其实是不能省略的过程,用现代的说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是破知见障的必由之路 。
妙高顶上,不可言传,苦修而不得见,“归来”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行,对自性的内省与总结,结果发现已经得了“十分”...
帮忙想句形容水墨画的诗句~ ????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