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葬花吟诗词解析( 三 )


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 。
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 。
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 。
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
考查对作品重要语段内容及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
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葬花词》是什么意思(附加整首诗) 原文: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黛玉葬花图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词句注释⑴榭(xiè):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的建筑,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或景区休憩建筑 。
⑵香丘:是根据佛教名词"香山"新造的词,意思是香气缭绕的小山丘,比喻有一小方受佛教庇护,可以安居乐业的土地 。
不奢求香气缭绕的蓬莱仙境 。
⑶一抔(póu):意思是一捧之土 。
典出《史记·张释之冯唐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净土:佛教专用名词,原意指完全被佛教度化的土地,净土上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外道 。
与"一抔"联用后成为双关语,也指只有汉文化,不被佛教文化沾染的土地 。
⑷帘中女儿惜春莫:"帘中"与上句为顶针续麻格 。
"莫","暮"的古字 。
⑸洒上花枝见血痕:此句与两个传说有关:①娥皇、女英在湘江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 。
所以黛玉号"潇湘妃子" 。
②蜀帝杜宇魂化杜鹃鸟,啼血染花枝,花即杜鹃花 。
所以下句接言"杜鹃" 。
案:周汝昌言:(花枝)谓花即泪染,非"空枝"之义 。
⑹他年葬奴知是谁:这一句中在周汇本中出现了矛盾 。
在《葬花吟》中打出的是"奴",而在下一章节中宝玉感慨句写出的是"我",而周先生在注释中特意说明用"奴""我"字样可体现小女随口吟成,改成"侬"尽显文人酸气 。
白话译文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 。
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柔软的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树间 。
漫天飘散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绣花的门帘 。
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 。
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 。
手拿着锄花的铁锄,挑开门帘走到园里 。
园里花儿飘了一地,我怎忍心踏着花儿走来走去?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 。
不顾桃花飘零,也不管李花纷飞 。
待到来年大地春回,桃树李树又含苞吐蕊 。
可来年的闺房啊,还能剩下谁?新春三月燕子噙来百花,散着花香的巢儿刚刚垒成 。
梁间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鲜花多么无情!明年百花盛开时节,你还能叼衔花草 。
你怎能料到房主人早已死去,旧巢也已倾落,只有房梁空空 。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 。
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几时 。
一朝被狂风吹去,再也无处寻觅 。
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难以找寻 。
站在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 。
手里紧握着花锄,我默默地抛洒泪珠 。
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