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九 )


晚唐五代诗风渐趋纤巧 。
虽有过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但总的来说,缺少盛、中唐的阔大气魄与浑融境界 。
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 。
其诗声情流美,翰藻醲郁,但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 。
温庭筠才思清绮,词采秾丽,但格调低 。
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总体风格轻浅纤微 。
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 。
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偓等人 。
成就 唐代诗歌体制多样,宋以后的整个中国古典诗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围 。
唐人古体诗既可抒情,又可叙事、议论 。
由于受近体诗影响,唐人古诗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于晋、宋以前古诗的纯任自然 。
五古在唐初犹承齐梁变体,经陈子昂的变革,张九龄、李白的发扬,至杜甫而堂庑顿开 。
七言则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诗与精工整炼、有律化倾向的传统歌行体的双轨并行 。
乐府是古体诗中特殊的一类 。
唐人乐府多不合乐,或借旧题写新意,或立新题记新事 。
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为最高 。
五七言律诗是唐代新兴诗体 。
五律经王绩、初唐四杰,至沈、宋终于实现体制规范化 。
七律兴起较晚,至沈、宋和杜审言始有成篇 。
经王维、李颀和高、岑等人的发展,到杜甫境界大开 。
此后,五七言律平行发展 。
大历十才子、贾岛、姚合、许浑、赵嘏等均是律体名家 。
至晚唐李商隐,七律的音调美和语言技巧,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境地 。
律诗中又有排律,多数作者往往逞博矜奥,夸多斗靡 。
少有佳作 。
杜甫的部分排律,写重大题材,工整流美,成就较高 。
唐人绝句用来和...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一、先秦诗歌(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 。
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
”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 。
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
(二)屈原《离骚》《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 。
《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
全诗共373句,2490字 。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yue)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
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 。
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
(二)汉乐府诗: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1、郊庙歌辞;2、相和歌辞;3、鼓吹曲辞;4、杂曲歌辞 。
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 。
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
三、魏晋南北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 。
在此不作详细论述,我们简略谈谈陶渊明 。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寻阳柴桑人 。
其诗的内容尤为丰富,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之吟唱,表现躬耕田亩的种种体验与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并向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提出抗议 。
他开创中国的田园诗,把田园看作是一片纯情的净土,歌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其自然天籁与美好 。
陶渊明具有敏锐的领悟力,生存在那与大自然距离很小的环境中,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出见一辙,对它歌颂咏唱,以至于复归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