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容概要:
1. 一声古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 。
2. 和风吹绿竹;清韵入朱弦 。
3. 贵阳江南会馆戏台对联:花深深,柳阴阴,听隔院声歌,且凉凉去;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
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 。在古时,看戏是古人重要的文化生活 。放当今,妥妥地看电影+电视剧+音乐会的结合 。在戏台上,常贴有各种妙趣横生的对联 。今天,卧榻先生陪您一起去品味这些对联,感受古人的风采,探究对联背后的深意 。
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一是写曲动听、舞优美 。
和风吹绿竹;
清韵入朱弦 。
白雪阳春都妙句;
高山流水自知音 。
一声古尽秋江月;
万舞齐开玉树花 。
九天韶乐飘寒月;
一曲清箫凌紫烟 。
凤管似从天外落:
霓裳聊当月中看 。
一曲笙歌,音如流水;
三声檀板,响过行云 。
妙舞蹁跹,风月无价;
艳歌婉转,弦索齐鸣 。
贵阳江南会馆戏台对联:
花深深,柳阴阴,听隔院声歌,且凉凉去;
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
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二是就事论事搬演戏台故事,或写剧场效果 。
古往今来只如此;
淡装浓抹总相宜 。
谁为袖手旁观客;
我亦逢场作戏人 。
三五步遍行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
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丈地万里江山 。
古今人何遽不相及;
天下事当作如是观 。
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顾曲小聪明,当日可怜公瑾;
击鼓大豪杰,至今犹骂曹瞒 。
文就武成,金榜题名空富贵;
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 。
古往今来,顷刻间演过千秋世事;
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河山 。
戏剧虚动干戈,一场演出六韬三略 ;
文章又加装点,半夜攻成八索九丘 。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成空 。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
车行步,马行步,步也行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
这些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将戏台故事或演员表演作了精彩的概括,很有一番功夫 。
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三是借机煲心灵鸡汤,表达人生如戏的终极主题 。
北京宣武区正乙祠古戏楼联,颇具代表性: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
卧榻先生读大学时,同学们排话剧,便在海报中用了这副对联 。
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必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
这副对联似箴似铭,一字一棒喝,特别是下联语带双关,告诫人们不要太过分,凡事要留有余地 。
中国文人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传统,碰上撰联这等事,喊不赶紧发一通议论?
南腔北调,昆曲苏簧,不外风情政绩;
周礼秦章,唐冠宋服,无非鉴古知今 。
历代壮奇观,睹胜败兴衰,千古英雄收眼底;
高台共欣赏,听管弦丝竹,数声雅调拓胸襟 。
羯鼓凌云,着绿兮,披红兮,自古黎园无假戏;
长虹贯日,经文也,纬武也,从来颜氏有真卿 。
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
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
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湘绮先生王闿运写的戏台对联:
一曲笙歌,有典谟,有训话,文中子着意看来,莫谓戏无益;
满堂面目,曰喜怒,曰哀惧,尔小生传神做出,总要人称奇 。
这些对联形象地概括了舞台演戏和实际生活的关系,揭示出戏剧的社会性 。卧榻先生想起电影《霸王别姬》所揭示的一个主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其实,古人早已领会到这一点 。接下来,卧榻先生(公众号:卧榻先生说诗词)将细品几副戏台对联,和大家感悟其中的绝代风华 。请静待下回分解

...(就是宫里的戏台)的所有资料 。
并且求描写京戏的现代歌曲和诗词关于皮影戏的诗句有:(1).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
(2).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 。
(3).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
(4).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