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二 )


(5).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
(6).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
(7).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
1.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
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2.表演形式:皮影戏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
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
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
3.历史起源:皮影戏皮影戏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4]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古戏台文化的诗词文章

有关于或描写社戏的诗句 《社戏》是一篇短篇小说 。
作者以深厚的情感和抒情的笔调,通过“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群可亲可爱的农村少年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他们天真烂漫、机智勇敢、淳朴无私、助人为乐的本质特征 。
小说可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1~3段):从鲁镇的风俗习惯入手,叙述“我”随母亲归省平桥村的乡间生活: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 。
这部分描写了社会环境,揭示了一群农家少年之所以热情好客、机灵能干、天真活泼、淳朴善良的原因:平桥村“极偏僻”,“住户不满三十家”,所以“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平桥村的人“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远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封建教育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受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污染较少 。
第二部分(4~30段):叙述了“我”和小朋友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 。
4~13段写的是“看戏前”,着重写了“我”的心情变化:无船时——焦急(“急得要哭”,并且一天“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故作娇态威吓大人);登船时——轻快(“立刻一哄的出了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在船上——陶醉(“有说有笑的,有嚷的”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窒息起来了) 。
14~21段写的是“看戏中”,写“我”看戏的感受 。
戏并不好看 。
远远看见戏台时,虽然“模胡”,但看戏的愿望实现了,所以“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
”但是,看台上的表演:“老生却并不翻筋斗”使人遗憾,小旦“咿咿呀呀的唱”令人厌烦,小生“很老”使“我有些疲倦了”,小丑虽使大家“振作精神”,“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不仅“踱来踱去的唱”,还“坐下了”唱,使得大家“都很扫兴”,甚至“破口喃喃的骂”,“终于熬不住了” 。
22~30段写的是“看戏后”,写深夜返航及途中偷豆 。
虽然戏并不好看,但“我”实现了愿望,小朋友们的帮助有了结果,所以,大家都非常愉快 。
于是在返航的船上,“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以致“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