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如何?( 二 )


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 , 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 , 以及在“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 。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李清照出身名门 , 家庭环境对她起了很正面的影响 。
父亲进士出身 , 在朝为官 。
李清照少了许多女子固有的礼教束缚 , 活泼开朗 , 有大方优雅的气质 。
这期间的词 , 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 , 多写闺情 , 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
活泼清新 , 语意隽秀 , 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 , 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
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 , 体现了其独有的价值 。
二.李清照后期词的主要风格公元1127年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是政治变化巨大的一年 。
金人的金戈铁马搅乱了李清照平静幸福的生活 , 随着赵宋的命运一同南渡 , 政局的巨大改变使李清照不得不面对现实 , 民族危机直接影响到她的生活 , 她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受到刺激而发生强烈的反映 。
1129年 , 李清照的丈夫——明诚病故 , 从此 , 李清照被迫走上了流亡的道路 , 她承受着国破家亡的痛苦 , 流落到江南 , 开始了凄苦孤寂的晚年生活 。
正因为如此 , 李清照后期词的词风发生了转变 , 转变为缠绵哀婉、沉郁悲伤 , 演绎了她后半生孤苦 , 文如其人 。
以上供参考 。
司马光和李清照的词为什么前期和后期风格差别很大 中国宋代词人 。
自号易安居士 。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
父李格非 , 官至礼部员外郎 , 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 。
母王氏 , 知书善文 。
夫赵明诚 , 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 , 金石考据家 。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 , 工书能文 , 通晓音律 。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 , 编写了《金石录》 。
金兵入据中原 , 清照举家南逃 。
后明诚病故 , 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 , 孤独一身 , 各地漂泊 , 境遇极其悲苦 。
据传清照曾改嫁 , 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 。
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 , 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 , 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
李清照工诗 , 能文 , 更擅长词 。
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
北宋时期 , 李清照在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表现出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宽阔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领域 , 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长诗 , 吊古讽今 , 主张汲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 。
另外 , 早年她还写过《词论》 ,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 认为词分五音、五声、六律 , 又分清浊轻重 , 是宋代重要的词论 。
其诗文谈史论世 , 兼及文艺 , 题材较为广泛 。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 , 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 。
如[如梦令]二首 , 活泼清新 , 语意隽秀 。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 , 描绘了孤寂的生活 , 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 曲折宛转 , 清俊疏朗 , 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 , 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 , 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 , 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南宋时 , 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 , 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 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 。
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 , 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 ,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 , 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 , 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 。
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 , 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 。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
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 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 , 悲伤愁绪渲染极致 , 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