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20篇(20)


道德经读后感 十八: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十分快,备受瞩目,中国文化也一向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道德经》就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书 。《道德经》中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潜移默话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
《道德经》里面蕴含的资料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论语》里面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我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硬塞给别人,这是从反面来论证你应当怎样对待别人,是一种“防御性”的方式 。另外《孟子》里面讲“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当你身居高位,或者处于优势地位时,要包容比你差的人,构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不要让人对你恨之入骨,这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强调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从《论语》到《孟子》,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应当怎样学习 。中华经典中《道德经》的作者就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以往老子的出生地是一个谜,为了破解这个谜1990年以来继清代所以前贤做了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涡阳县闸北镇太清宫的流星原址 。两千多年以来,在老子故里涡阳人民心田里,长期浸润着老子光辉的智慧和思想 。老子对于人类的贡献,在于他博大精深的思想 。老子思想是中国人揭示自然界奥秘的一种尝试,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系统提出了“道”,这个“道”来源于自然,以“无”为本,以“有”为用,以“反始守柔”为处事之方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与无”成为《老子》五千言的纲领 。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评论《老子》一书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
道是能够阐说的,可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 。无,称天地的初始;有,称万物的本原 。所以,从常无中,将以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将以观察道的端倪 。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源头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 。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我而生,所以能够长久 。所以,圣人把自身置于众人之后,却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身置于度外,却能保存自我 。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够成就自我,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从《道德经》中汲取营养 。
道德经读后感 十九: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 。”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