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黄鹤楼》诗词赏析200字( 四 )


(二)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 。
武昌古时叫鄂州 。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 。
”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 。
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 。
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 。
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 。
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 。
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 。
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 。
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 。
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 。
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 。
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 。
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 。
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花,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 。
“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 。
为许多诗人喜用 。
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 。
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
关于描写黄鹤楼的诗歌有哪些? 黄鹤楼赋 余年峰 心仰慕黄鹤楼兮,到武汉旅游去 。
始建于三国时兮,吴黄武二年簿 。
至今有两千春兮,其之间屡折曲 。
现在是清蓝本兮,八五年重落土 。
号天下绝景色兮,蜚好声中外语 。
历史与滕王阁兮,岳阳楼齐名誉 。
并江南三大楼兮,最让人留恋处 。
曾经有一趣闻兮,湖北四川两族 。
客相会在江上兮,攀谈间竞赞许 。
美家乡各互比兮,眉舒展胸开叙 。
川客说峨眉山兮,离天三尺三许 。
湖客道黄鹤楼兮,半截插在云处 。
惊川客无言对兮,这故事传广域 。
但此楼确壮丽兮,浓文化引人目 。
进大厅最引人兮,数《白云黄鹤图》 。
取材于古神话兮,昔人已乘鹤去 。
看画面这仙者兮,吹玉笛人间俯 。
恋在心情难舍兮,谁愿意离乡土 。
群人把酒吟诗兮,或轻歌又载舞 。
这幅画还传说兮,给此楼添神幕 。
古时候有辛人兮,在山头卖酒度 。
那一天来老道兮,杉破烂蹒跚步 。
向他讨口酒喝兮,辛氏本小利乎 。
为人忠厚善良兮,喜乐善好施俗 。
见老道很可怜兮,就慷慨应允出 。
从以后每日来兮,辛氏则求必壶 。
这样过一年多兮,有一天老道呼 。
忽然来告别说兮,每日饮酒酬无 。
只黄鹤只可借兮,聊表此谢意乎 。
他拾起地桔皮兮,在墙上画鹤予 。
只要你拍手招兮,鹤便会来跳舞 。
为酒客助饮兴兮,说完后老道去 。
辛氏拍手一试兮,真果然跃下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