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字的来历

甲骨文时,它是两个冰晶的形状,就是象形字,周时金文,秦时的小篆也是多用这个字形的,至汉时,由篆书的圆转字形变为隶书的方正字形,才成为现在的“冰”字,变成形声了 。而做形声字当中的一个字符时,就只用两点代替了,就是咱们常说的两点水了,用意却还是有古象形字的遗韵 。
与两点水的“冰”字来代做形符的形声字如“凉”“冷”“冻”“寒”“凝”“冬”“凋”“凛”等,“京”“令”“东”“疑”“周”“禀”等字符就是标声用的,“寒”字是会意的,这些字所涉及的形符,就都是此字形——两点水的字符,就是“冰”字,代表这些字是与寒冷有关的字意 。
冰字的来历



以冰字开头的七言诗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 。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冰壶秋月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 。
比喻洁白明净 。
多指人的品格 。
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 。
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
冰肌雪肠 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
冰肌玉骨 冰:晶莹 。
肌骨如同冰玉一般 。
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
冰解冻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 。
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
冰清玉洁 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 。
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
冰清玉润 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 。

【冰字的来历】

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 。
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
冰山难靠 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
冰炭不同器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 。
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
冰炭不投 比喻彼此合不来 。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
冰字的来历

带冰的诗词.注.不要四个字的成语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
立春偶成 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梅花绝句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
三台 韦应物 冰泮寒塘水渌,雨馀百草皆生 。
朝来门巷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
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贡馀秘色茶盏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 。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滨 。
中山竹叶香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
尚书惠蜡面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
试新服裁制初成 薛涛 紫阳宫里赐红绡,仙雾朦胧隔海遥 。
霜兔毳寒冰茧净,嫦娥笑指织星桥 。
瑞鹧鸪 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
蝶恋花 晏几道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
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
—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
读严子陵传 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咏白海棠 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