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常规教案( 七 )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 。
2.引出:“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
二 基本部分: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 。
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 。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
2/41=c1234 ︱ 5- ︱ 5432 ︱ 1- ‖
师:小 朋
友 们好! 生:老 师
您好!
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 。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 。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
三 结束部分: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
2.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姐姐为什么摆手?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 。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
附:儿歌: 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
不靠近危险物品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