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独自一人》读后感锦集( 三 )


为什么我们需要痛苦呢?读到一句话“遗憾和心碎也是人生必修课”,我相信过往的经历会让我更加坚韧 。往复的日常和无休止的纠缠,爱情总是朝着无可挽回的方向发展,我们很多时候都无疾而终 。但人们为什么还要一遍遍投入进去?也许正是那句,伤痛使人生坚固 。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人生的方向盘一直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无论如何,我依然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独自一人 。
感谢这本书出现在我人生的这个时刻中,过去即将死亡,这样有一天有人在我面前说出你的名字时,才会像一阵微风吹过,不会泛起任何波澜 。
《让我独自一人》读后感(四):译后:一点多余的commentaire
我加缪和《小王子》的设计师,才华横溢又充满热情的山川策划了一个选题,是法国现代作家玛塞勒·索瓦若罹患肺结核并失恋后写给昔日恋人的四封书信,并且选择了我来翻译成中文,于是我们有了更多工作之外的美好连接 。
翻译过程中,我反复想起《自深深处》译者朱纯深老师在译序里写的那句:“如果一个译者能与笔下人物同哭同笑,那译文也就有生命了 。”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流了好多眼泪,那个夏秋之交恰好是我身体不太好的阶段,于是就以这么一种奇怪的方式,感受着作者的痛苦,“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担心对作者微妙感觉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所以花了特别多的时间修改和润色译文 。我想,最后呈现给大家的文字会是足够用心的 。
在这里想特别说一下书名的翻译 。我最初的译法是“请留我一个人”,“请”对应法语的“laissez”,是哀怨,是祈求,是身患重病的弱女子在一次次袭来的痛苦面前“举起双手高喊饶命”;同时也是骄傲,是赌气,是爱情消逝后刻意与伤害自己的人保持距离:您让我如此痛苦,那么请您离开吧 。后来恰恰老师建议改成现在的《让我独自一人》,理由是更加凸显女性在爱情里的独立与自尊 。我想了一下,似乎也契合作者的心态,痛苦过会占主导的情绪必然是独立,就愉快地答应了 。带着这份骄傲再去回想那句“他的爱将不再包裹着我”,突然多了一层如释负重的意思,毕竟,生活没有了谁都会继续 。
书出版后我跟我的翻译老师聊起书名,她特意指出“别管我”“让我自己待着”这层意思,我开玩笑说:哎呀其实我是想翻译成《滚!》的,多么简短有力 。
还有一件特别值得开心的事,就是请到了袁筱一老师为这本书作序 。自学生时代开始,袁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独立、浪漫自由的女性代表,我一直记得我第一次读到《文字传奇》时的惊艳感觉 。在此之前我跟袁老师有过几次工作上的往来,知道她特别忙,所以当一页提出由我去请她作序时,我其实心里完全没有底 。我写了很长的信息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可能会跟她产生关联的地方,忐忑地发出去,在收到她表示“非常乐意”的回复时,我的心情是雀跃的 。最终她交来的序言完全超出我的期待,它理性又真挚,给了我理解这个文本的新角度 。这些天我总是想起她那句“女人在爱情中索取的尊严也许更接近人类尊严的本质”,陷在这样的思考里浮想联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