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

引导语:保护环境,回归自然 。
梁从诫: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
文章图片

知道“自然之友”,缘于一张小纸条 。那是我收到的自然之友的环保活动通知,通知印在窄窄的纸条上,背面有其他印刷品的字,看得出,是印厂从书上裁下的纸边 。
我肃然起敬 。自然之友,是个什么组织?集合了什么样的人呢?恰巧,我的同事中有一位自然之友成员——奚志农 。他是一位摄影师,拍摄人物,也拍摄动物 。有人说,他太环保,甚至有点儿极端:坐车出去采访,他会要求关上空调;去市场买菜,他会拒绝用小贩递上的塑料袋 。在云南的山林里,我们都骑着马,只有小奚一如既往地走着 。他在林间寻寻觅觅,把石头缝里、杂草丛中的食品包装袋、饮料瓶、胶卷盒、废纸片捡起来,放进大塑料袋里 。他做这些时,自然得就像在自家院子里 。
在云南德钦,有一片原始森林,是世界级珍稀动物滇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 。1995年,当地为解决财政困难,决定砍伐其中1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 。奚志农闻讯奔走呼号:这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为了保住滇金丝猴的家园,为了保护当地的水土和气候,他到处呼吁:斧下留情!
但是,小奚遇到重重阻力 。就在他执着奔走的时候,梁从诫先生向自然之友成员呼吁:大家都来做奚志农的后盾,各人运用自己一切可能的方式和途径来声援他、支持他,并尽可能地使社会上有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件事 。让我们为保护我国仅存的几处原始森林,为保护滇金丝猴,为帮助滇西北少数民族兄弟摆脱贫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自然之友一呼百应,特别是自然之友中的采访人员,用各种传播方式呼吁 。小奚的努力终于见效了,那片森林保住了 。
就是这样的NGO(非政府组织),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
于是,在沙尘暴肆虐的季节,我加入了他们 。
那个春天,我们去京郊栽树 。尽管我和自然之友的其他成员还不熟,但有环保倾向的人都很好打交道 。他们大都朴素、自然、开朗,让人喜欢 。自然之友凝聚了众多有环保理念的成员,男女老少,各行各业 。大家自带干粮,自己交钱买树苗,自己缴费包一辆车,风尘仆仆地到了山坡上,每个人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在挖土坑栽树苗上 。我干着活儿,想起另一种栽树,那种被组织的栽树太热闹了,一阵动员、几通表态、若干镜头,人比树苗还多,镜头躲都躲不开,是造林,还是造势?弄得心里乱糟糟的,恨不能逃掉,一点植树的满足感都没有 。而此刻,自然之友的成员栽树就是栽树,没有花活儿,没有虚招,大家都在埋头干活,看着小树在山坡上,一排排一片片挺立,很有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