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首富沈万三之死

大明朝首富沈万三之死
文章图片

周庄古镇,作为秀美江南水乡的代表,每日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流连其中的游客们,很多此前并不知道因为有沈万三,周庄才得以成为最著名的江南古镇 。
沈万三从明代中期起就已经成了年画上的财神,生前把攀附权力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他看上眼的已经不是一般官员,而是帝王:先是资助张士诚守苏州,张士诚战败后,沈万三转而向朱元璋献金 。修城墙,修得比皇帝还快,后又提出犒军,终因表现过头被流放云南而死 。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成为绝对力量,掌握资本的人在幕后操纵政治 。而在中国古代,资本都从属于政治,从未强大到把政治变为其傀儡的地步 。
传奇的致富路
沈万三本名叫沈富,字仲荣,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豪,也是全国首富 。因为他太富有了,又排行老三,所以得了个万三的俗称 。万三,是“万户之中三秀”的意思,又称三秀,是巨富的代称 。
沈万三祖上居住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南浔镇沈家漾,其父为沈祐,家境殷实,不想突遭水灾,妻子染瘟疫而死 。沈祐靠一条渔船载着四个儿子,逃荒到周庄 。老大和老二不幸夭折,只有老三沈富和老四沈贵长大成人 。
生沈万三办满月酒时,其父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和金银珠宝让其抓取,沈万三抓起一把翡翠雕刻的小算盘,管家认为他将来会远远比父辈富有 。沈万三不喜欢学习,但特别喜欢跟着管家学算术知识和玩记账游戏:管家取来一个陶瓷空酒坛,让小万三将零钱放入其中,并建立账本,不管存还是取都要记账 。此事小万三每次都做得津津有味,理财意识由此形成 。管家把这个酒坛戏称为聚宝盆,沈家人也都跟着这么叫,据传沈万三只要对着聚宝盆就特别有生意上的灵感 。
沈万三长大后成为大富翁,依附于沈家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地周庄就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为一座大镇 。关于沈万三是如何发家致富的,一般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三种说法 。
垦殖说 。周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利便利,自古就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好地方 。沈万三最开始随父亲来这里时,家中耕种的是一片低洼地,只出产芦苇和茅草 。他们挖渠排水,勤于耕作,很快使之成为产量很高的熟地 。慢慢家里越来越富有,开始广为购置田宅,积累下大量金玉钱财,号称江南第一富 。周庄八景之一“东庄积雪”,描绘的就是沈家当年的景色 。东庄有许多巨大的粮仓,里面储藏着大量的粮食 。关于这点,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在“明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自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中,更持这种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