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读后感精选( 二 )


用邱梦山的话说:“军人可以承受流血牺牲 , 绝不蒙受耻辱;军人可以丢脑袋 , 绝不丢尊严” 。“真英雄不只是战胜敌人打胜仗 , 而且在经受失败挫折时还能像个男人活着!”
碑 , 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 立在南部边疆的墓碑 , 石井生的碑立而又被推倒 , 活着的自己却有一块墓碑立着 。
作者曾说《碑》曾经历七次改稿 , 其中有三次几乎是推翻原稿重来 , 写了四年多加上构思用时五年多 , 从内心也表达了作者不想轻易出版的原因是 , 一方面 , 作者有一批为国流血牺牲和当了战俘的战友;另一方面 , 对待读者的质疑 , 作家都标榜自己的小说如何如何真实 , 现在这个社会还有真吗?作为一名读者 , 我看完这部作品 , 不难看出作者精益求精的态度 , 相信完全可以经受住这样的拷问 。
《碑》读后感(二):《碑》: 南 疆遗事
我国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 , 文学作品有很多 , 犹如天上的星河 。然而涉及战 俘的作品很少很少 , 因为这毕竟不是很好抒写的领域 。
如果再以战 俘为主人公 , 展开长篇小说 , 那更是没有 , 反正我没见过 。而本书就是以战 俘为主人公 , 叙述他前后的沉浮人生 , 展现了社会时代的特征和风貌 。
不管书写得怎么样 , 首先这个敢为天下先得精神就值得钦佩 。
战 俘 , 只要不是主动投 敌 , 如果是各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 俘 , 他们其实不应该承受那些不公和委屈 。我国的开 国 将军就有不少曾经是俘虏呢 , 他们照样建功立业 , 被 俘前后都是英雄 。作者黄国荣凭借多年军 旅生涯的积累 , 用心创作了这部小说 ,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迪意义 。
看了本书的序 , 我主要看两点 , 一个是部队战士的婚事 , 是怎么处理和解决的 。第二个就是看战 俘的前后的命运 。
读完全书 , 发现关于这两点 , 本书给与了充分叙述和诠释 。
军 人的婚姻比较直接 , 相亲后见过两三次 , 就结婚了 。在肉 体的碰撞中逐步积累感情 , 这一点 , 本书的序和书中内容毫不避讳 , 写得甚至有点赤裸裸 。军 人的性 爱 , 带有军 人特色 , 表现简单而又快节奏 , 次数频繁 , 似乎都在赶时间 。也许是因为军 人夫妻相处时间不多的缘故 。
作品将新婚夫妻得蜜月表现得很炙热 , 主人公邱梦生在部 队招待所 , 每天都要和的妻子缠绵 , 温存一番 , 甚至连中午吃饭的时间都不放过 。而且是在临 战前的实训期间 , 不知道他白天哪来的精力来参加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