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对于年轻人们来说已经越来越不是好选项( 三 )

03
好了 , 既然大厂不再是好选择了 , 那年轻人们应该上哪干嘛去?
我在上周末做了一次直播分享 , 其中提到一句话 , 我觉得也许广泛适用 , 可以分享给大家——
未来5年 , 在很多领域下做选择看机会 , 也许都会存在这样的逻辑:小公司可能会比大公司更值得依赖 , 且对年轻人来说 , 考虑机会时 , 看人比看方向看趋势看业务更值得依赖 。
道理很简单 , 当国家开始高举反垄断大旗 , 当整个行业流量红利消失 , 这意味着 , 未来5年里 , 那种“做一家百亿美金级公司”的创业机会将会越来越少 , 而相反 , 我认为未来5年更多的创业机会 , 可能会是大量小微创业的机会 。
换个角度理解 , 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已经不再一味追求“效率” , 而会开始关注“结构调优” 。
一味追求效率时 , 我们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会依靠资本驱动支持一部分公司高速增长和发展起来 。
而当我们关注“结构调优”时 , 我们会更关注削弱垄断效应 , 培育一些潜在的新的增量机会 , 以实现整体结构的更优 。
在上述背景下 , 其实很多大厂内的调整、变化可能会更多 , 业务稳定性会更差 , 非常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
以最近刚刚遭遇重击的“教培行业”为例 , 我的核心建议是 , 一切教培公司 , 可能的话 , 未来5年都不要再进入还要继续做强流量营销驱动增长 , 追求GMV的状态 。
相反 , 大家更应该看稳定流量池、自主招生能力 , 复购等 , 重点做用户维系、做粉丝、做信任、做IP、做社群 , 让自己的业务可以进入口碑&服务驱动的状态 , 这才更可依赖 。
在教培行业内 , 接下来其实很多转型后的大公司和一些中等规模不上不下的公司可能是最难受的——他们在转型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维持住自己的营收规模 , 一旦转型后营收规模不达预期 , 则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进一步的调整 。
倒是一些小公司 , 只要创始人自己有不错的产品、服务能力 , 也不那么一味想要追求做大 , 可能会活得很舒服 , 且业务稳定性还很强 , 可以保持着跟用户非常紧密的关系稳步成长和发展 。
我的判断是 , 未来 , 在很多领域内 , 一些以创始人个人为中心 , 保持团队在30-50人之间 , 一年收入几千万规模的创业模式 , 可能会是最舒服最理想的创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