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喜帮理不帮亲

【傅喜帮理不帮亲】 傅喜帮理不帮亲
文章图片

傅喜,是西汉著名的大臣,他年少时喜好学问,颇有才气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汉成帝立侄子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并让傅喜担任太子庶子 。刘欣即位后,任命傅喜为卫尉(负责皇宫警卫),后又升任为右将军 。
说起傅喜,不得不提到他的堂姐傅太后 。傅太后是汉哀帝刘欣的祖母,她原为汉元帝的昭仪,汉元帝去世后,傅昭仪随其子定陶恭王刘康回到封国定陶,称为定陶太后 。汉哀帝与傅太后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不仅是祖母一手养大的,他的太子之位、皇帝之位也是祖母为他争取来的 。感念祖母的抚育教导之恩,哀帝对傅太后言听计从,尊敬有加 。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傅太后发达后,开始大肆重用家里人,傅喜就是其中之一 。按理说,无论傅太后干什么,傅喜都应该站在她那一边,但傅喜偏偏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他并不赞同堂姐的一些做法,曾多次委婉地规劝她不要干预朝政 。对于傅喜的好言相劝,傅太后不但不听,还把傅喜当作“白眼狼”,不再让他辅政 。在傅太后的授意下,汉哀帝让傅喜交回将军印绶,赐黄金百斤,以光禄大夫的身份回家养病 。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知道后非常着急,他们向汉哀帝上书说:“傅喜行为符合礼仪廉洁,忠诚忧国,是内辅之臣,今因卧病,一旦遣归,众人失望,都说傅氏贤人,因论议不合于傅太后所以被撤消官职,众同僚没有不替国家遗憾的 。忠臣是社稷的卫士,傅喜立于朝,这是陛下的光荣,傅氏废兴的关键 。”汉哀帝不是糊涂蛋,他本来就很欣赏傅喜的才能和忠诚,经大臣们一劝,他随即改变了主意,任傅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
经历此事后,傅太后更加厌恶傅喜,总想找机会将他赶出朝党 。不久,傅太后想要取得尊号,即:与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一样称太皇太后,但遭到傅喜和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的强烈反对 。傅太后大怒,不断向汉哀帝施压 。汉哀帝为了平息祖母的怨气,只好先免去师丹的大司空职位,以此震慑傅喜,让他做出让步 。但让汉哀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傅喜不仅不领情,还继续上书辩驳 。无奈之下,汉哀帝只得免去傅喜的官职 。傅太后仍然觉得不解气,又自己下诏说:“高武侯傅喜无功而封官晋爵,心怀不忠,附和下面欺骗上面,与原大司空师丹同心背叛,放弃教令毁其族类,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但不宜侍奉朝请,还是遣送到封地去 。”
所谓“善有善报”,正直无私的人总会被人记起 。汉哀帝去世后,中山王刘衎即位,是为汉平帝,由王莽把持朝政 。虽然王莽很不喜欢傅氏家族的人,刚一上台就免去了一大批傅氏族人的官爵,但他却十分敬重傅喜的为人 。没过多久,王莽就以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名义下诏说:“高武侯傅喜资质端正,论议忠直,虽与原傅太后有亲,终不听其旨意不随从邪伪,耿直守节,经传不是说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还是让傅喜回长安,把原高安侯幕府赐予傅喜,赐位特进在三公之下,侍奉朝请 。”然而,傅喜并没有接受王莽的邀请,或许他已经厌倦了朝廷的纷争,只是請求回到封地,最后以高寿而终,王莽赐谥号为贞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