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青天”,为啥命不同

都是“青天”,为啥命不同
文章图片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有史记载的大小官吏多如天上的繁星,但有两个人被万民百姓颂扬为“青天”,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根据他们流传的事迹加工改编而成的小说、戏剧、评书等数不胜数 。他们就是北宋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前者被称为“包青天”,后者被称为“海青天” 。
这两个“青天”都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敢于犯颜直谏的刚烈之臣,是封建社会推崇的人臣楷模,是普通老百姓敬仰膜拜、寄予厚望的“青天”大老爷 。
虽然都是“青天”,但包拯和海瑞的命运结局却迥然不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先说包拯“包青天” 。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 。包拯出生于官宦世家,29岁就中了进士 。然而,为侍奉渐渐年迈的双亲,包拯拒绝出去做官,在家一待就是10年,直至父母病逝、守孝完毕 。所以,他在北宋官场上一露面已是中年,但举止全然是个“愤青” 。但就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主儿,在北宋的官场上却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包拯59岁时成为地位举足轻重的开封市市长,由于他改革狱讼,为民做主,“开封有个包青天”的美名不胫而走 。其实,包拯在开封市市长任上,做了不到两年 。61岁的他,接到宋仁宗又一项重任:出任三司使,打理国家财政 。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职),成为中枢重臣 。
但63岁的包拯已是风烛残年 。欧阳修说,包拯一生“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样的至情至性,消耗了他的生命 。尽管还有很多他看不惯、希望改的事情,但他已无能为力 。宋仁宗亲自到了包拯家里,探视病情 。这是君臣俩的最后一面 。
1062年五月,包拯病逝于开封,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举国哀恸 。
再来看看海瑞“海青天” 。据《明史·海瑞传》记载:海瑞,字汝贤,一字国开,自号刚峰,正德九年(1515)生于海南,祖籍却是福建 。
海瑞虽然也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然而科场一直不顺利,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近40岁的海瑞才以举人身份被任命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一个类似于县教育局局长之类的职务,进入官场 。
海瑞进入官场后,恪守“不受礼,不行贿”的原则 。在淳安知县任上,他得罪了顶头上司、浙直总督胡宗宪,眼看乌纱不保,可是在这节骨眼上,因为奸相严嵩倒台,海瑞歪打正着升了官,被調到京城户部工作 。不料,到京不久,海瑞就因为骂嘉靖皇帝差点被杀了头,幸运的是嘉靖死了,海瑞出狱后被任命为应天巡抚 。但好日子没过几天,海瑞就被革职回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