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青天”,为啥命不同( 二 )


纵观海瑞的一生,自踏入官场,到74岁病逝在任上,前后历经30多年 。在这30多年里,他三次被罢官,被罢官或无奈辞职的时间长达16年 。
在去世的前几天,海瑞还退掉了兵部送来的7两银子 。海瑞去世后,都御史王用汲去拜谒,在葬礼现场,看到的只是用葛布制成的帷帐,破烂不堪的竹器 。而这些东西在当时连最贫寒的读书人也不愿用 。王用汲禁不住潸然泪下,他想方设法募集了一笔钱,总算把海瑞的丧事给办了 。
海瑞虽不得官心,却深得民心 。
海瑞当政,不随意增加百姓负担,所以,在海瑞升调、辞职时,百姓常常“号泣载途”,很多百姓还在家中供着海瑞的画像 。海瑞的死讯传出后,南京的商户和百姓自发罢市以示祭奠 。海瑞的灵柩是用船运回家乡的,途中,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
为什么都是官场异类,海瑞屡遭罢官而包拯却一次也没被罢官过呢?
也许有人会说,两人所生的时代不同,也许还有人会说,两个时代的皇帝不同,皇帝的性格决定了两人的命运 。其实,笔者认为,造成两人命运不同的关键,是两个人虽都号称性格刚介,不畏权贵,但一个只是对下,而另一个是不仅对下而且还要对上(皇帝本人) 。
这回先说海瑞 。“海青天”的失误,就在于他把矛头指向了皇帝 。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瑞任户部主事时,犯了傻劲,就多年来人们最最忌讳却没人敢说的事上疏皇帝,批评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结果被逮捕入狱,差点判了死刑 。从此皇帝便不再信任他,加之有人趁机打小报告,于是被革职回家,闲居16年 。
其实也难怪皇帝生气,你看他在给皇帝的奏折里都说了些什么:“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 。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 。”他又信口开河,说皇帝“陛下之误多矣”,一下子就把皇帝全盘否定了 。别说皇帝,就是我们也很难接受 。这还不算,他又说皇帝:“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 。”这样的奏折,皇帝居然没有当场就杀了他,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我们再来看“包青天” 。宋史上说他“性峭直,恶吏苛刻” 。也就是说,包拯之所以谓之“包青天”,就是因为他铁面无私,一身正气,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杠子气”,不但鸡鸣狗盗之徒他要绳之以法,就连贪官污吏、皇亲国戚他也没放在眼里,只要犯在他手里,照收拾不误!
这包拯,难道真的胆大包天了吗?不!“包青天”最懂得什么叫见好就收!
在包拯任职30多年期间,在他的弹劾之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也是亘古少见的 。那些被弹劾者,都是有权有势有后台的人,其中大部分人比包拯的官职还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