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招‘笨员工’”等管理故事三则( 二 )


二战爆发后 , 美国开始研究原子弹 。罗斯福总统责成陆军部全权负责 , 并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尽快研制成功 。这就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 。
陆军部先把全美有实力的公司罗列在一起 , 筛选出几家大公司 , 并把这个绝密计划报给它们 。然后 , 按招标计划 , 各个公司分别提出总体计划并编制预算 , 最后由总统确定承办者 。
但是 , 在呈给总统的报告中 , 陆军部只报了杜邦公司一家 。对此 , 陆军部解释:杜邦公司提出 , 如果这项计划由他们来完成 , 除规定的成本外 , 利润仅保留1美元 。
这是为什么?要知道 , 完成这项计划 , 不但要把工厂搬迁至4000公里以外 , 还要安置近6万名员工 , 还有科研投入……然而 , 白纸黑字 , 合同上确实就是这样写的 。一直为战争经费发愁的罗斯福 , 当然喜欢这个方案 。
原来 , 杜邦接到这个计划后 , 先后召开六次研究会议 , 最终 , 公司高层一致同意:不惜任何代价 , 一定要拿下这个工程 。他们认为 , 这个惊天计划 , 在美国政府主导下 , 必将网罗大批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管理者……几十年后 , 这个计划就是无穷无尽的财富 。
正如他们所料 , 完成曼哈顿计划后 , 杜邦公司得到质的飞跃 。靠着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 杜邦下属公司的项目延伸到航空、飞机制造、化学、电视、电脑……几乎渗透到全美国民经济 , 甚至全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 , 每个领域都有顶尖的领军科学家 。有人形容杜邦集团是一株覆盖世界的巨树 , 它也由此成为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之一 。(佚名)
时间验证价值 。做企业是要赚现在小利 , 还是赢取长久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个国家正处于重大发展关口时 , 比如现在 。
20世纪初 , 劳斯莱斯推出第一款“银色魔鬼”轿车 , 风靡世界 , 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轿车” 。可随着时间推移 ,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于是 , 公司投入巨资对生产流水线升级 , 造出一款新样式轿车 。
新车型上市后 , 劳斯莱斯老总亨利·莱斯却大失所望:不仅没出现想象中的热卖 , 销量还一直递减 。公司高层多次开会寻找破解之策 , 一直未果 。
一天 , 营销部员工杰克向亨利讲述了自己听到一对男女对汽车的谈论 。男人说:昨天他们老总和一位客户签单后 , 一起坐车到酒店 , 他负责在酒店门前迎候 。走过长长的走廊时 , 客户问老总的车是什么牌子 , 看着像劳斯莱斯 , 可又不敢肯定 。老总听后双手一摊:“这是刚换的新款 , 我也不太适应 , 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以前坐在车里 , 闻着车厢里那种特殊味道 , 一种豪华、尊贵、神秘的感觉油然而生 。现在却没了这种感觉 。男人讲得眉飞色舞 , 女人听后一脸羡慕:“老板们真是太讲究啦 。”杰克对亨利说:“能买我们公司轿车的 , 一定是有钱人 , 他们非常在意感觉 。我们设计产品时 , 应该考虑到他们的这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