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河

故乡的河
文章图片

我的家乡在八百里秦川的北端,乡党们立命于此,他们把南面称作塬下,把北面称作塬上 。
塬下 。一马平川,风柔雨稠,土地大多是水浇地,在古老的关中道上一直是上上的富地 。陕西人把塬下的三原、高陵、泾阳三个县称为白菜芯芯,可见她确是黄土地上难得的一块富庶之地 。一入夏,连片的小麦金灿灿黄;一进秋,高出人头的苞谷格油油绿 。
塬上 。丘高壑深,风大雨稀,地瘦沙多,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地高打不了旺水井,只能靠天吃饭 。因为缺水,小麦种不成,只好种大麦,到了杏儿熟麦稍黄的时候,那片片稀稀拉拉不足尺高、穗子如蝇子头般大小的麦田,连布谷鸟都不愿栖落鸣叫 。每当收割时候,塬上的汉子们急急忙忙收了自家的大麦,便一窝蜂地奔到塬下当麦客 。人说苦焦地方的人力气大,也下得了苦 。塬下的壮劳力一晌午能割半亩田,塬上的人就能割一亩 。到了塬下收苞谷时,塬上下来的多是女人,她们是来拾秋的,陕西人叫溜秋,就是在人家收过的苞谷秆上踩着脚,寻找遗漏的苞谷棒 。拾秋的塬上女人心里还藏着一个人人知道却不挑明的秘密,就是下塬来能遇到急着寻媳妇的男人,把自己嫁到塬下 。我家对门的细桃嫂子,就是这样嫁给铁旦的,她婆婆常常对人说,媳妇嫁到她家算掉福窝窝啦 。当然,也有塬上的男人来塬下给无儿人家当上门女婿的 。
塬上塬下中间隔着一条河——清河 。
这是一条野性的河 。涨河时,它像一个暴躁醉酒的关中汉子,一路吼着秦声激荡而下 。崖顶,那一道道风化的水痕,铭刻着它曾经的汹涌 。清河,用柔软的水,生生将一个平原撕裂了一道疼痛的沟壑,一道深深的峡谷 。每遇涨河,塬下塬上的娃们会远远地站在崖边,看着大人们手执长长的带着铁钩的杆杆,從翻滚的河水中捞取东西 。河水飘浮着木条、断树、苞谷棒还有衣服……
这是一条多情的河 。不涨河时,它像一个纤秀的粗汉妻子,用自己并不丰盈的乳汁静静地喂养着七乡八镇的儿女们 。那时,清河南岸有个抽水站,人们在河边掏出一个蓄水坑,将水龙头伸进坑里,用水泵将河水提到数百米高的峡谷上,然后输送到一个名叫泾惠渠的水道里,等旱时再灌溉塬上的田地 。这是塬上人最羡慕的事了,只是他们无法将水提到千米高的塬上 。
这是一条我儿时的快乐河 。那时,塬下塬上的孩子都会到河滩里放羊 。我们将羊橛钉扎到一处草坡上,然后脱下衣服,下河里游玩 。清河在夏天的汛期水是黄浊的,就是在枯水时,水面看似清澈,能看到河里的鱼儿,但人跳下去一扑腾,水下面的泥沙就会泛起 。所以,我们到河里游玩几乎是在泥水里扑腾,出来时头上身上沾满了细细的沙子 。日落乔茅山时,我们拨出羊橛牵羊回家,进门父母看到泥猴模样的我们,总要骂上几句,挨骂后我们会跑到灶房,从水缸中舀一瓢水从头上浇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