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中年人的迷惘,比青春迷惘更可怕( 三 )


真的有本事、有自信的人,做得到“外圆内方” 。
做一个终身的人类学家
人类学家,不会急着做价值批判;他一定先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就是夜半丛林遇到鬼拍肩膀,他也要抓着鬼的衣袂飘飘,问清楚这鬼的阴界来历 。
如果我们对所有我们坚决反对的事、仇恨的人、无法忍受的观念、不共戴天的立场,都有一个人类学家的眼光,在决定要反对和仇恨之前,先问清楚“这究竟是什么”,“你这是为什么”,整个世界可能完全不是你所想像的 。
小王子画了一顶帽子,如果你愿意打开,你会发现里头其实是一只大象,如果你愿意看得更深一点,原来是一头被蟒蛇吞在肚子里的大象 。
1756年在欧洲开始的七年战争,一方的法国死了20万人,另一方的普鲁士死了18万人 。当法国的军队打进了法兰克福、法国占领军进驻歌德家的时候,歌德还不到十岁 。歌德一家人,跟占领军之间,不该是一个你死我活、相互仇恨的关系吗?
可是,真正发生的却不是这样的 。这个法国的指挥官,在歌德家看见了当地艺术家的作品,开始问,“这些艺术家在哪里?我想认识他们 。”他热爱这些敌国艺术家的作品,在艺术的面前,国界突然毫无意义 。而小小的歌德,对七年战争最重要的记忆,竟然是一个敌国军官对艺术的尊重,而他自己的美学启蒙,竟然来自一个他应该要仇恨的敌人 。
只要懂得先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你就会发现,帽子里面其实有大象、战争里面其实有远比战争重大而长久的价值 。
带着温情与敬意面对历史,也带着温情与敬意理解现实 。
钱穆在战争时期为青年人写《国史大纲》,说,对自己的历史有所知的人,必然会有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
我接受他这句话 。为什么要有温情与敬意?对于历史怀有“温情”是因为,你看到了前人的伤痛之处;保持“敬意”是因为,你懂得了前人的艰辛之处,也就是一种跨时空的设身处地 。
我们今天所坚定信奉的“是”,将来可能变成下一个世代所鄙视的“非” 。如果没有一种懂得,没有温情和敬意,下一代人也可以傲慢地、自以为是地拿他的“是”做为砖块来砸你的“ 非” 。
【龙应台:中年人的迷惘,比青春迷惘更可怕】就是对于现实的种种撕裂和对立,也不妨以多一点的温情和敬意去理解,温情和敬意并不抵销对真理的探求,它反而增加了真理的深度和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