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间的微妙掌声

【乐章间的微妙掌声】乐章间的微妙掌声
文章图片

古典音乐之所以给人高冷之感 ,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听音乐会时有不少规矩 , 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在乐章之间不允许鼓掌 。
事实上 , 乐章之间到底能不能鼓掌 , 长久以来都存在争议 。有人觉得鼓掌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 , 有人却认为鼓掌是对艺术家的肯定和赞赏 。
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贝多芬时期 , 观众都是想什么时候鼓掌就什么时候鼓掌 。掌声不仅是被允许的 , 其多少及热烈程度 , 甚至还是衡量音乐家的演奏水平 , 以及观众审美品位的重要标准 。这种互动伴随着古典音乐的发展 , 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才慢慢淡出 。在钢琴大师鲁宾斯坦的一次巴黎独奏会上 , 当出现精彩的段落时 , 台下就像爵士乐演出现场一样 , 随时响起掌声 。
历史上获得掌声最多的作曲家 , 恐怕要数海顿了 。海顿两次赴英伦演出 , 都受到极大的欢迎 。凡是一场交响音乐会结束 , 第二天的报纸一定会在头条刊载评论 , 其中常常会写道:“某某乐章在观众要求下又演奏了一遍 。”
莫扎特也常常受到这样的礼遇 , 有时一首乐曲刚刚演奏了几个小节 , 便被台下观众热情的掌声所淹没 。莫扎特曾在信中说 , 他在写作《第三十一交响曲》时 , 就已经预感到观众会在哪些段落鼓掌 。结果这部作品在巴黎首演的时候 , 观众毫无意外地在这些段落都鼓掌了 , 莫扎特很引以为豪 。
许多人都把“乐章间不准鼓掌”的规定归咎于瓦格纳《帕西法尔》在拜罗伊特首演时发生的那场误会 。这部作品首演时 , 第一、第二幕间都有演员致谢 , 观众也都鼓掌致意 。可瓦格纳觉得这部歌剧的剧情比较深刻 , 他向在场的观众宣布 , 自第二幕之后一直到整部歌剧的结束 , 中途不会再进行演员致谢 。结果观众误以為瓦格纳不喜欢观众鼓掌 , 便在接下来的各幕间保持沉默 , 一直到最后 。
如果说《帕西法尔》中观众不鼓掌是瓦格纳表错了意 , 那之后确实有不少指挥家在交响曲演出时对观众在乐章间鼓掌明确表达了不满 , 甚至为了阻止这一行为费尽心思 。作曲家门德尔松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乐章间的掌声 , 他为此采取的回避方式很巧妙:将各乐章有机地串联起来 , 不让中间有停顿间隔 。这样做的目的 , 显然是让观众不知不觉地进入下一个乐章 , 连鼓掌的机会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