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境界: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二 )


做人的境界: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文章图片

炎樱与张爱玲
《菜根谭》中说:“淡泊之士,多为浓妆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
喜而不语,说的更是不张狂自傲 。
三国时期的荀攸,他自谦避祸,很注意掩蔽锋芒 。
他自从受命军师之职,随曹操征战疆场,筹划军机,克敌制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曹营中众多谋臣策士之中,他的地位数一数二 。
后来,曹操做了魏公,更是任命他为尚书令,可谓恩宠之极 。
但他从来都懂得功高不可震主,锋芒不可凌人 。
他凭借着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谋略,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
原因为何?
盖因他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 。
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但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地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 。
反观杨修,虽思维敏捷,甚有才气,但丝毫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后来更是搅和到曹操的家事当中,遭到曹操的猜忌,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
凡做人不能太张狂太锋芒毕露 。
喜而不语,低调沉敛,是一种智慧 。
生活从来都是智慧的较量,最富有的人是智者,最宝贵的财富是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