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正的聪明人,都在做自己擅长的事

刘备:真正的聪明人,都在做自己擅长的事
文章图片

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比不擅长什么更重要 。
。。。。。。。。。。。。。。。。。。。。。。。。。。。。。。。。。。。。。
管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理论:木桶原理 。
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也可以叫短板效应 。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往往会受限于自身的缺点和短板 。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比如说,你能力虽然不错,但脾气很差,那么坏脾气就是短板,最终你很可能因此错过很多机会,庸庸碌碌 。
所以,人要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改善不足,这个道理当然是不错的 。
但是,我们要学会思考和辩证地看一些问题,刘备就用实际行动和成功的事业告诉我们:
通过自我提升来改善自己的短板并不是唯一途径 。
01
刘备的补短之法 。
刘备的短板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创业者,刘备这个人的短板特别明显 。
说句不好听的,这家伙要钱没钱,文不能题诗作赋,运筹帷幄,扛枪杀敌更不怎么样 。
用现在话讲,刘备就是一个没钱、没业务能力、没家庭背景的“三无穷小子” 。
但这个穷小子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借力,擅长借助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板,说白了,天生就是当老板的料 。
刘备不能打,但鬼使神差地遇到了关羽、张飞这两个日后叱咤战场的顶级猛将,三人义结金兰,好到吃睡都在一起 。
有了关羽、张飞,刘备这个三人小团体就有了一席之地,渐渐打出了名堂 。
但是,刘关张三人起兵二十多年,虽没被灭掉,但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长期处于风雨飘摇,四处游荡的尴尬局面 。
这是因为他们谋略这方面不行,总是吃败仗,几个猛将虽然能打,但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打仗不仅靠武力,更靠谋略 。
可以说,这是当时刘备整个团队的一个大短板,于是到了荆州,兄弟三人便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
实际上,关张二人起初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兄弟三个在江湖上闯荡已久,已经有了地位和名望,却要向一个比自己小近20岁的晚生后辈这样卑躬屈膝 。
而刘备在这方面的觉悟要比关羽和张飞强很多,他清楚地知道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有多重要,这也是刘备能成事的原因 。
事实证明,从得到了诸葛亮开始,刘备团队才真正开始向上走,稳扎稳打,逐渐有了自己的稳定根据地,盘子越做越大 。
刘备能够从零到有,是一个很典型的团队作战成果,很类似于今天的合伙人 。
02
聪明人,会将擅长之事做到极致 。
人有时候应该学会与自己和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受短板,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去做不擅长的事 。